1. 首页 > 运势分析 > 文章页面

算命先生讲故事,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请写出一个(算命小故事竟然能悟出这么多人生大道理)

民间故事 算命先生娶妻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算命先生讲故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算命先生讲故事以及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请写出一个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算命而已,九尾妖帝怎么就成了我娘子了幽默故事 古今笑话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请写出一个***主要内容是什么

关于“九尾妖帝怎么就成了我娘”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玩笑化的说法,可能是网络上的一种梗或者流行语。九尾妖帝是一个古代神话中的角色,通常被描绘为一只拥有九条尾巴的妖狐。而“我娘”则是“我妈”的方言说法,具体指的是自己的母亲。

民间故事 小孩得怪病,算命的说他活不过三天,三天后算命的死了

根据这个说法,可能是某些人在调侃或者开玩笑,使用了这个不符合实际的说法。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使用这种说法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或者意义,但是具体的解释可能因人而异,需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

总的来说,这个说法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种网络上的梗或玩笑话。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尝试从网络文化、网络用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个富家之子去考试,父亲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绩很好,满以为一定能录取了,不料榜

上竟没有儿子的名字。父亲赶去找县官评理。县官调来卷查看,只见上面淡淡一层灰雾,却

看不到有什么字。

父亲一回家便责骂道:“你的考卷怎么写得叫人看也看不清?”

儿子哭道:“考场上没人替我磨墨,我只得用笔在砚上蘸着水写呀。”

老太念佛

有个老太,手里拿着数珠,一边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大叫:“二汉、二汉,

锅上蚂蚁太多,我讨厌死了,快拿火代我把它们烧死。”然后又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接着又叫道:“二汉、二汉,你代我把锅底下的火灰扒掉些,簸箕不要用自己家里

的,因为要烧坏的,只问邻居家借簸箕得了。切记,切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从不吃素

和尚到人家作客。主人见他是出家人,便问道:“师父,您喝酒吗?”

和尚笑笑道:“酒倒喝一点,只是从不吃素。”

除糊涂虫

有个人向县衙告状道:“小人明天丢失锄头一把,请老爷查究。”

县官问:“你这奴才!明天丢失锄头,为啥昨天不来报案?”

在旁边的小吏听到后,不觉失笑。县官马上断案道:“偷锄头的一定是你!你到底偷去

干什么?”

小吏答道:“我要锄除那糊涂虫。”

老翁忧愁

有个老人富贵双全,子孙满堂。在过百岁生日的时候,祝寿的客人挤满了家门,老翁却

很不快乐。

大家问他:“您这么有福气,还有什么忧愁啊?”

老人答:“我什么都不愁,只是担心我过200岁生日时,来祝贺的人要增加几百几千,

教我怎么能一一记得呢?”

争讨便宜

一个人抱着儿子在门外玩,邻居开玩笑地说:“父子的骨血真是一脉相传,只要看看你

儿子就知道了,他的面孔与我的面孔真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那抱小孩的人说道:“是啊,你同这孩子原是一个女人生出来的同胞弟兄,面孔怎会不

一样呢?”

心坏透了

有两个恶棍,背上都生了毒疮,请医生治疗。医生看完一个,又看第二个,装出惊恐的

样子说:“他的心坏些,还可医治,你的心,竟坏透、变烂了,叫我怎么医得好?”

麻雀请客

有一天,麻雀请鸟儿们吃酒。它对翠鸟说:“您穿着这样鲜艳明丽的衣服,自然请坐在

上席。”

又对老鹰说:“你虽然身子大些,却穿着身又黑又丑的衣服,只好委屈你坐在下席了。”

老鹰答道:“你这个奴才小人,怎么这等势利?!”

麻雀答道:“世上谁人不知,我麻雀本是心肠小、眼眶浅的嘛。”

畜牲欺穷

有个人问一个乞丐道:“狗儿们为啥看见你们就要咬呢?”

乞丐答道:“我如有了好的衣帽穿戴,畜牲也会敬重我的。”

皇帝衣装

一个叫化子从京城回来,向人夸耀说看见了皇帝。别人问他:“皇帝穿啥衣服?”

答:“头戴白玉雕成的帽子,身穿黄金做成的长袍。”

问:“穿了金子袍服,怎能作揖?”

叫化子听了向他啐了一口道:“哈哈,真不懂世事!既然做了皇帝,还向哪个作揖?”

怕酒淹死

客人进店买酒喝,喝一杯便说一个“墩”字,说个没完。旁人便问:“想是酒喝多了,

你怕泻肚,去蹲毛坑出恭吗?”

那人指着酒杯道:“不是的,我只想有个墩子,好让我爬上去,才不会被这薄水淹死。”

招牌画刀

酒店老板请人写店招牌,那人写完后,又在上面画了一把刀。

老板惊问:“画刀是什么意思?”

回答道:“我要用这把刀来杀杀酒里的水气!”

踏扁葫芦

有家酒店立下规矩:凡来买酒吃酒的客人,只要说酒酸,就将他绑在木柱上惩罚。

一天,有个道士背了个大葫芦进店,见到绑在木柱上的人,便问是什么原故。老板答:

“他瞎说我的酒酸,所以罚他。”

道士说:“请给一杯我尝尝看。”店主端上酒,道士只吃了一口,便慌忙跑开。

老板因他没说酒酸,非常高兴,忙招呼:“你忘记葫芦了。”

道士边逃边说:“我不要,我不要了,你留着踏扁它做醋招牌吧。”

一条横幅

徽州地方有户人家连年同别人打官司,打得又是怨恨又是厌烦。大年夜,父子三人商议

道:“明年新年,我们都要说些吉利话,好保佑来年好运气,不惹官司。”

儿子们说:“爸爸先说个样子。”

父亲便道:“今年好。”

大儿子接道:“晦气少。”

小儿子也道:“不得打官司。”

他们把三句话11个字,请人写了一条横幅,贴在中堂上,叫家人时时朗声念诵,好讨

个吉利。

年初一清早,女婿来拜年,走到厅堂上抬头见到横幅,便朗声读道:“今年好晦气,少

不得打官司。”

父子三人急得顿脚,连声道:“倒霉、倒霉!”

骂放屁者

一群朋友坐在一起,忽然有人放屁,不知是谁,大家怀疑某人,并群起责怪他。其实那

人并未放屁,他也不争辩,只是哈哈地笑。

众人问:“有什么可笑?”

回答道:“笑那放屁的也跟着大家骂我。”

年年“还清”

有个人向人借了6两银子,讲好一两月息为5分,一年终了利息共是3两6钱。一年已

到,借债人向债主请求找还4钱,换一张10两的借条,债主同意了。

第二年终,照10两计算,利息应是6两,那人又不能还,便请求再找回4两,换一张

20两的借条,债主又同意了。

第三年年终,照20两计息连本带利共为32两,他又不能还,便请求找还8两,再换一

张40两的借条。债主迟疑不决,借债人发怒道:“你好没良心啊!借你的本利钱,哪一年

不算得清清楚楚的,零头都找清了,你怎么还不快活呢?”

黄鱼怕臭

有个挑黄鱼的鱼贩,步伐矫健。一个富翁爱他脚头有力,便雇用他抬矫。谁知他抬轿走

路时却非常缓慢,富人奇怪地问他原故,轿夫答道:“黄鱼怕臭,所以要快,相公怕什么

呢?”

临刑奇嘱

一个囚犯将要依法开斩。差役绑他时,他解开上衣,用手连拍胸膛,问他什么意思,他

说:“恐怕伤了风,这可不是玩的。”

差役押他走到半路,忽然听见乌鸦啼叫,他就叩齿3遍,诵经7遍,问他什么意思,他

说:“乌鸦叫,说明将有口角,叩齿诵经是为了避免与人相争。”

最后,要开刀问斩时,他便向刽子手求情道:“请你用粗纸将刀口擦擦干净。听人说,

剃头刀如不干净,剃了头就要生疮;杀头刀如不干净,我今后害起疮来,几时得好?”

一只醉猴

有人买了只猴子,拿衣帽给它穿戴,还教它跪拜礼节,很像个样。一天,主人设宴请

客,叫猴子表演作揖行礼,人人觉得它非常可爱。一个客人便把酒赏给它,它喝得酩酊大

醉,竟然脱掉衣帽,满地打滚。众人笑道:“这猴子不吃酒时倒像个人样,哪知吃下酒去,

就不像个人了。”

临死学乖

一个将要伏法的罪犯,听说某处有个傻子,便招他来拿出银子100两诱道:“这些钱都

送给你,去买好衣穿买好食吃,妻子家人都将沾光不少。过些时候,官府派差役来查人,烦

你代替我让他们绑一绑,去几天就会放你回家的。”

傻子见满桌亮晃晃,连忙答应,将银子带回。邻里有个长辈知道了,赶忙来劝:“快将

银子还给他。如将性命丢了,万金又有何用?”

傻子说:“有了银子退还,自己再过那艰难日子,真是痴呆。”老人叹息而去。傻子便

动用银子,合家大小非常快乐。

不多久,官府公文已到,点名唤傻子。差役将他绑赴法场开斩。傻子这才哭道:“悔不

听人劝告,以至有今日!不过我今天也学乖了。吃亏也只有这一次!”

黑齿白牙

有两名妓女,一个牙齿生得乌黑,一个牙齿生得雪白;一个千方百计遮掩黑牙,一个想

方设法炫耀白牙。

有人问黑牙妓女姓什么,那妓女紧闭嘴唇,鼓起两腮,喉咙里叽咕道:“顾。”又问多

少年纪,她鼓腮答:“15。”

最后问她有啥本事,她又在喉中答道:“会敲鼓。”

别人又问白牙妓女姓什么,那妓女把嘴张开,答道:“秦。”

问芳龄多少,她又把口一张,答道:“17。”问她会做啥事,她便把嘴张大,让白齿尽

露,说道:“会弹琴。”

自夸儿子

父亲与儿子一同行走。父亲的一个熟人碰见了,不认识他儿子,便问:“这是谁?”

做父亲的答道:“这人虽然是朝廷极为宠爱的吏部尚书真正外孙第九代嫡亲女婿,却是

我的儿子。”

还我红脸

一个人去友人家赴宴前,自己先喝了个半醉,面孔红红的。等到上友人家酒席,只觉酒

味很淡,越喝越无味,连原先喝的酒也醒了,面孔也褪红了。酒席后,对主人说:“您的酒

很好,只不过求您归还我那张红脸吧!”

愿做儿子

一个老头形容枯槁,身体衰弱,可是只要说他衰老,他就恼火不已,如果夸他年轻,他

就喜欢不尽。

一人知道后,便故意讨他便宜道:“您虽然胡须头发都白了,可是容颜娇嫩,不仅可比

倒小孩,更同我新生的孩儿皮肤一样鲜嫩。”

老头大喜道:“如果容颜能这样鲜嫩,我老夫情愿做你的儿子。”

由快至慢

教师对主人不请他吃酒很为恼火,等学生到学馆读书时,带着怒气快速地教诗:“春游

芳草地。”

学生含着眼泪勉强跟读。然而已懂得教师的心意,便说:

“父亲”

教师问:“父亲干啥?”

学生答:“买肉。”

教师略微放慢教诗速度:“夏赏绿荷池。”学生还是不能跟读,教师又问:“你父亲买

肉做什么?”

答:“请先生。”

教师的怒气渐渐消了,便慢慢教第三句:“秋饮黄花酒。”

又问:“几时请我?”

答:“就在今天。”

教师大喜,慢慢地清楚地教第四句:“冬吟白雪诗。”

开个天窗

有个人欢喜揩油,亲戚朋友办事,他动不动就带头叫大家凑钱办酒,可自己应出的一份

常瞒着不交,还要将多余的酒钱中饱私囊。阎王恨他良心太黑。将他捉到阴间,打入黑牢里

受罪。

可那人一进牢门就大叫道:“这屋子好黑啊,现有几个人在这里,快些凑钱开个天窗。

也好明亮明亮。”(对于聚凑众人钱财的倡导者克扣贪污,谚语称为“开天窗”。)

娶亲宴上

有个痴儿子常常喜欢说丧气话。

一天,姐夫家娶亲,父亲带他同去赴宴,儿子刚要开口,父亲便说:“他家娶亲是喜

气,切不可说丧气话。”

儿子说:“不劳您大人吩咐,我懂得:‘娶亲不是办丧事。’”

讨猪头债

一人新年出门,偶遇飞鸟在帽上屙下粪便,认为不吉利,要向菩萨祭祀消解灾祸,便向

屠户赊欠一个猪头,用作祭品。

过了不久,屠户见到他说:“猪头银子欠了多日,应该付钱了。”

那人答道:“欠是欠多日了,不过我有个比方:假如这猪不生头,你也来向我讨猪头钱

吗?”

屠户说:“哪有猪没有头的?”

那人说:“既然此说不通,我还有一说:如果去年我还了银子,你用完了,不是也没猪

头钱了吗?”

屠户说:“你更瞎说了,假若你去年还了我用掉,又省下我别的银钱了。”

欠债人低头想了一会说:“这说不通,我索性对你挑明吧,譬如这鸟粪撒在你头上,你

自己肯定要用猪头祭神消灾,哪里还有什么猪头钱呢?”

风雨之对

一个教书先生喜欢喝酒,而且常撒酒疯。一次,他偶尔出一字对——“雨”,要学生

对,学生对道“风”。

他又添成三字:“催花雨。”

学生对道:“撒酒风(疯)。”

又添成五字:“园中阵阵催花雨。”

学生对道:“席上常常撒酒风(疯)”。

先生说:“对虽对得很好,只是不该说我先生的短处。”

学生说:“假如再不改过,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放屁文章

一个秀才很会说话,惯于帮人打官司。县官很讨厌他,说:“读书人应该安心关门读

书,为啥要到衙门进出?想来你写文章一定荒诞,待本官出题考考你。”说着就想题目,忽

放一屁,便用放屁为题叫他作文。

那秀才马上恭敬地献上文辞:“教师高高耸起金屁股,响亮地放出宝屁,好像丝竹的声

音那般悦耳,麝兰的味道那样喷香。小生立在下风头,不胜荣幸之至。”

县官大笑道:“这秀才,正经文章不会做,放屁文章倒做得绝妙。本县东街有个万人粪

坑,且押他在粪坑边站着,每日多闻些麝兰香味,免得他空闲无事专门扰事。”

用之不竭

一个人晚上向寺庙借住,说:“我有世世代代用不完的东西,送给贵庙。”和尚高兴地

留他住宿,对他十分有礼貌。

第二天早晨,和尚请问那是什么东西,那人指着菩萨前面一领破烂帘子说:“呶,将这

东西拆掉做剔灯小棒棒,世世代代怎么用得完呢?”

咸蛋之母

甲乙两个人第一次吃咸鸭蛋。

甲惊奇地说:“我过去吃的蛋都很淡,这个蛋为啥这么咸?”

乙说:“这事幸好你问到了我,告诉你吧,这只蛋是咸鸭生出来的。”

木楔止饿

某财主吝啬,总只给仆人吃个半饱。一日要出远门,仆人问:“若半路饿了怎么办?”

财主找来一条绳子和一个木楔子,说“路上不能说饿,被人听了要笑话的。你饿了,我

自有办法,你只管说:‘肚子有些了’,我便会使你肚子不饿。”

出门走了半天,仆人饿得不行,忙照财主的吩咐说话,财主赶忙拿出绳子,勒紧仆人肚

子。走不多远,仆人又喊了起来,财主拿出木楔子塞进绳子里,找了块砖头,向着楔子猛

敲,说:“这样紧,总不饿了吧!”

又走不出几步,仆人喊声更急了,财主勃然大怒,一下解开绳子,木楔落到了地上,

说:“你这饿鬼奴才,快去另找人家吧,我有这副好家伙,不愁没人用。”

我家粗月

某人说话时常常以粗自谦。

一日,他宴请客人,正在饮酒时,月亮升起。客人高兴地说:“今晚月亮真好啊!”

这人连忙拱手说:“不敢!不敢!这不过是我家的一个粗月儿。”

做官强盗

几个人喝酒行令做诗,各人要用一句诗说出一种同强盗性质一样的人。一个说:“为首

敛钱天窗开(带头搜括钱财的人)”。

一人说:“诈人害人坏秀才。”

又一人说:“四个轿儿喝道来。”

大家吵嚷开了:“这是衙门的官老爷,怎么会像强盗?”

那人答道:“你看如今坐在4个人抬的大轿里的,10个倒有9个比强盗还厉害!”

秀才审案

有个愚人说:“我要有100亩田就好了。”

邻居说:“你若有100亩田,我就养1万只鸭,吃光你田里的稻谷。”

两人争吵起来,一同去官府评理。经过学宫时,见那红高墙,大门楼,以为就是官府

了,便拉扯着进去了。

一个秀才迎了出来,他们以为是官老爷,便抢着各说各的理,秀才笑道:“你们一个先

去买田,一个先去养鸭,等我做了官,再来审理这件案子!”

忘记端午

端午节,先生没收到节礼,问学生什么缘故。学生问了父亲,回来说:“我父亲忘了。”

先生说:“我出上联与你对,对不好要打。”他出的上联是:“汉有三杰:张良韩信尉

迟公。”

学生对不出下联,怕打,哭告其父。父亲说:“对子出错了,尉迟公是唐朝人,不是汉

朝人。”

学生禀告先生。先生笑道:“你父亲几千年前的事都记得很清楚,怎么昨天一个端午节

就忘记了?”

糊涂解差

南宋时,苏州有个和尚,喝酒乱市,州官下令把他抓起来,派一名解差把他押送边远地

方去治罪。交通不便,解差怨恨,因此棍棒不断,和尚叫苦不迭。

几天后,宿在一个客店,和尚起了逃跑之心,于是对解差说了一番好话,然后拿出碎银

请酒。贪杯的解差立即给和尚卸下行枷,开怀大饮,不多时即醉成一堆烂泥了。此时和尚就

找了剃刀,给解差剃了个光头,把罪衣穿在解差身上,再给他套上枷锁,然后自己越窗而逃。

第二天,解差酒醒,不见和尚,急了。但再一看自己身上的囚衣,领上的枷锁,对镜一

照脑袋也是光溜溜的,又转忧为喜了。自言自语地说:“哈哈,我量你也不敢逃么!”可是

略一沉思,又愕然了:“咦!和尚在,我上哪里去了!”

外科事完

有个士兵的手臂中箭,疼痛不止,便请一个外科名医治疗。

医生将露在手臂外边的箭管剪去,随即索钱告辞。士兵说:“箭管谁不会剪去?但箭头

还在肉内,你怎么就要走?”

医生摇头道:“外科的事我已经完成,肉内的箭头是内科的事啦!”

何处风凉

盛夏天热,有几位官长在商议公事,闲聊时谈到天气酷暑,什么地方乘凉最好。一个人

说:“有个花园的水阁上很风凉。”

一人说:“有个寺庙大殿上很风凉。”

有个百姓在一旁叫道:“衙门公堂上最风凉!”

众官长惊问:“为什么?”

百姓笑道:“那里是有天没日头的处所,怎么不风凉呢?”

烂掉盘子

从前有个地方官,上任伊始,向天神发誓道:“如若我左手要钱,就烂掉左手;右手要

钱,就烂掉右手。”

不久,有人拿许多银子向他行贿,他很想接受,又怕冲犯了誓言。横思竖想,想出一个

办法:叫人拿出一只空盘子,让行贿者将银子摆在里边,然后捧入。

那官吏自我宽慰道:“我当时赌咒罚誓是钱,今天收的却是银,我老爷又不曾动手,要

烂也只烂掉盘子,与我无关。”

“清官”撰联

一位新任县官,为了表示清廉,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若受暮夜钱财,天诛地灭;如

听衙役说话,男盗女娼!”百姓看了,以为他是清官,很是高兴。

不久,这县官就贪污起来。为了不和对联矛盾,凡行贿的,都得在白天公开进行;钱财

呢,要当事人自己亲送,不许衙役经手。

悟出道理

儿子不喜欢读书,父亲把他关在书房里,命令道:“眼睛仔细看着书,脑子再三想着

书,就会从书中悟出道理来!”

过了三天,父亲问他到底有没有从书里领会什么道理。

儿子一本正经地说:“您说的一点不错!我照您的教导读了三天,大有收获。我懂了:

书原来是印出来的!”

一条方蛇

有人看见一条蛇,对人夸张道:“它呀,有10丈阔,100丈长。”

别人自然不信。他便把蛇的长度减去20丈。人家还不信,他又把蛇的长度减去30丈、

40丈,结果减到了10丈。

有人说:“照您这么说,10丈长,10丈阔,这条蛇——”

那人尴尬地叫道:“哎呀,成了方蛇了!”

有药不吃

有个医生病得很重,临死前在床上大喊:“如果有好郎中能把我的病治好,我有家传长

生不老药酬谢,如果他吃了,长命几百岁!”

吃风屙烟

有个地主对下人非常刻薄,既不给饭吃,也不给工钱,仆人们都气走了。

一次,朋友对他说:“我送你一个仆人,不吃饭,也不要工钱。”

地主问:“他不吃饭吃什么?”

朋友答:“他学会了一种吃风屙烟的法儿,整天不吃别的东西。”

地主摇头说:“我不要。”

朋友问:“为什么?”

地主答:“我雇一个人,就要他的粪尿肥田。你推荐的这个仆人只屙烟不屙屎,我拿什

么肥田呢?!”

嘲发酒疯

有个人喜欢喝酒,而且不管喝多少都要发酒疯,妻子很愤恨。

一次,他又向妻子要酒喝。妻子便把浸苎麻的水倒在酒壶里给他喝,他喝了一会儿,又

手摇脚动地发起来了。

妻子骂道:“吃了浸麻的水也要发酒疯呀?”

他大笑说:“怪不得我今天怎么动,也疯不起来呢!”

一只虱子

许多人在一起喝酒,一个人身上发痒,便搔了一下,忽然摸到一只虱子。怕别人嘲笑自

己脏,忙把虱子丢在地下,装作体面的样子道:“我还当它是虱子呢。”

一个客人便拾起虱子细看着,对大家说:“嘿,我还当它不是虱子呢。”

我早在十多年前,从杂志上看见一个漫画故事,题目是:娘娘啊!快刹车!

漫画上方画了一个月亮,但月亮在流泪。月亮下,画了一座大山,山顶上有条公路,路前面是悬崖。

路上有个骑摩托的年轻美女:上身穿一个乳罩,下身只穿了一条内裤。但摩托车油门大开,汽油烟很浓。

此漫画图是要太开放的女子赶快刹车,因为前面已到悬崖绝壁了。

新编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上学的时候,我看过许多民间故事,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田螺姑娘”。

从前,有个小伙子叫大壮,爹妈去世早,他孤苦伶仃靠给地主种地为生。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

一天清晨在去田间的路上,他看到河沟旁有一只大田螺,急忙捡起来捧到手心里看,边看边自言自语到:“你愿意跟我去种地吗?”

田螺好像听懂他的话,左右摇摆起触须来。小伙子心里很惊奇,也很高兴,晚上一收工就带着田螺回家了,把它放在水缸里,精心养着。

一天,小伙子照例去地里干活,晚上回到家看见饭桌上放着香喷喷的米饭,厨房里有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有烧开的热水。他想一定是隔壁张婶帮着做的,没有多想,坐下就吃起来。

第2天回来又是这样,两天三天,天天如此。大壮决定要把事情弄个明白。

第2天,天刚蒙蒙亮,他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不等收工就往家赶,老远就看到自家屋顶炊烟袅袅。

他加快脚步,想亲眼看一下,究竟是谁在帮自己烧火煮饭。可是当他蹑手蹑脚走进家门,往屋里看时,家里毫无动静。只见桌上饭菜飘香,灶中的火仍在烧着,屋里并没有人。

第三天他又起了一个大早,锄完一遍地,就匆匆往家赶。家里的炊烟还未升起,于是他悄悄躲在窗外,全神贯注的看着自己屋里的一切。

终于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移步走到灶台前,开始烧火做饭。

大壮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的闯进家门。走到水缸边一看,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

他拿着空壳走到灶前,向正在烧火煮饭的姑娘说道:“请问这位姑娘,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要帮我烧火做饭?”

姑娘被他突如其来的出现吓了一跳,放下柴火就要跑,大壮挡住她的去路一再追问,姑娘没有办法只好说,她就是田螺姑娘。

大壮见她美丽漂亮,顿生爱慕之心,当即向她求婚成功,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图片均来自网络

他是木匠,20多岁后才开始画画,先后拜教过的几个画师学艺,只是太过笨钝,看他不是块料儿,都放弃了他。

他呢,倒是没灰心,继续画,可是画了十几年,画到40岁了,也没画出啥名堂

这天他在街上卖画,走过来一位衣着破旧的婆婆,走到他画摊不远时,给几个街头戏闹的半大小子撞倒了

他赶紧过去把她扶了起来,让她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婆婆歇息了一会儿,好像回过神儿来了,就跟他聊了起来

反正在这卖了一上午,连看都没人看,闲着也没事,就把自己的情况讲给了婆婆

婆婆看了一会儿画,就说,画得不好看

又问他,你这画是在屋里看着别人的画画得吧!这么画可不行啊,你得先看后画

他觉得有点好笑,不叫我看着画,又叫我先看后画,这不跟没说一样吗

婆婆摇摇头说,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跟你说,别看画里的山,画里的水,要到外边去看真山真水

这画呀,只有看在眼里的,记在心里的,再画到纸上的才好

看他还不明白。婆婆又说,你知道画从哪里来的吗?

画生于天地,成于心间,流于笔墨,展于纸端

等他恍然大悟,婆婆已经走远了

第二天,他走出了家门,一走就是五年。遍看了江南江北,名山大川,画艺也有了大幅度涨进,画也终于能卖出去了

过了几年,人们又不愿意买了,因为他一直都没有进步,他也随之生出了郁闷

这天,他正在街上卖画,一抬头又看见了那个婆婆,只是比以前老了不少。

他赶紧起身,把婆婆扶到自己的座位上

聊了一会儿,婆婆看了看画,你这画的太大了

你看看,你这些画,都是大山大水的,你应该弃大抓小

你想想,这山上就没别的吗,水里就没别的吗

他说,山上有兽有鸟,水里有鱼有虾呀

你画鸟画鱼,不就是弃大抓小吗?婆婆一看他明白了,站起来笑着走了

于是,他再进山林川河,可看得不是山水,是鸟是虫,是鱼是虾

忽然有一天,他看到了有牧童骑着水牛过河,于是就画了一幅牧牛图。没想到卖了大价

从此以后,他的画风有了重大转变,以鸟虫鱼虾为主了,他画得鸟虫鱼虾都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天,他又来到山上河边,仰起头来看树上的鸟,俯下身子看水里的鱼,趴在地上看草间的虫,到中午时分就有些累有些倦了,只得坐下来休息。

岁月不饶人啊,他摸着有些酸痛的腿,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免有些伤感

忽然就看到那位婆婆站在跟前,婆婆的腰弓了,人矮了,很老了

婆婆问他画画的事,他说,岁数大了,腿脚沉了,有点走不动爬不动了

婆婆听后,笑笑说,无妨无妨,这可正是你登高的时候啊

他觉得婆婆是逗他玩儿,凄然一笑说,我虽然赶不上你老这般年纪,可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如何登高啊

无妨无妨,淡远浓近嘛。说罢婆婆颤颤巍巍地走了

他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这是个术语,因为它应该叫远淡近浓,只是这画画的技巧跟我的腿脚有什么关系?

他看看已经走远的婆婆,觉得是她老糊涂了

体力也恢复些了,他又开始看鸟看虫看鱼,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回家已经来不及了,看到不远处有户人家,就走过去,想借宿一晚

给他开门的是个汉子,有四十来岁,身子还有些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进屋后又看到汉子的婆娘和两个孩子

他累了,晚饭后就睡了

第二天早晨,他问起汉子的腿,汉子告诉他是上山打猎的时候摔伤的

他忽然就为他们的日子担心了,想给他们些钱。可是汉子告诉他,过得很好

原先他是靠上山打猎,下河抓鱼为生,现在靠养山鸡,养鱼虾为生

他听了很感兴趣,就让汉子带着他,看了院东圈里的山鸡,院西塘里的鱼虾,看着看着,忽然间,他明白了“淡远浓近”那四个字的含义

他又提起了精气神,回家后,就把鸟虫鱼虾养在了院里屋里。

这样,他就不用上山下河,也能看鸟看虫看鱼虾了,还看得更好更真

尤其是那虾,收尾弓身,扬须伸鳌,还有那半透明的身子,一游一动,都一清二楚,这可是在江河里很难看到的

一次,他把画的一幅不大的虾图,以8元的低价放到展会上。却成了大画家徐悲鸿眼里的金子,不仅买走了画,还聘用了人

他就是齐白石,扬名中外的大画家,画虾的宗师

1864年,洪秀全死后,清军就打破了南京城,洪秀全手下那个女画师逃进了山里

也有人说后来抓住了,开刀问斩时,刽子手一刀砍下去,砍断了柱子,人却不见了

婆婆应该就是那个女画师,在齐白石的心里,一直相信后面的说法,婆婆是神仙。

民间故事:错入洞房嫁对郎

1争坟

古时,山东掖县有个毛公,家门低微,生活窘迫,其父常给别人放牛,维持生计。

县城有个官宦人家,姓张,在东山之南新买一处墓地。有人偶尔经过,会听到墓中传出叫骂声:“你们滚开!莫在此处玷污贵人的宅地!”

张家人闻知,起初不信,却又接连在梦中得到警告,说:“你家新坟地,本属毛公,你何以据有?”从此,张家常发生不吉利之事,于是把坟迁走了。

2应验

一日,毛父又去放牛,走至那块坟地,刚好下起大雨,他便躲进张家废弃的墓穴里避雨,不想雨越来越大,洪水冲进墓穴,把毛父淹死了。

当时毛公尚幼,其母去求张家,求舍一小块地方掩埋毛父。

张家主人问清死者姓氏,惊讶不已,便去坟地察看,见毛父淹死之地正是以前放棺材的位置。张家不敢怠慢,就让毛父葬于此处。

3结亲

办完丧事,毛公随母去张家致谢,张家主人见了毛公,甚喜爱,将其留下,教他读书识字,视若己出。

后来,张家又提议将大女许给毛公作妻,毛母以为门户不当,不敢应。张家执意相求,并承诺永不变卦,毛母只得答应。

然而,张家大女却看不上毛家,每言及毛家便面露羞怨之色,常公然说道:“我死也不嫁放牛郎!”

到了迎亲之日,新郎及花轿就等在门外,此女还面墙而泣,也不梳妆,也不听劝,蓬头散发哭个不住。

新郎催行,张父让女婿稍等,亲自去劝逼大女上轿,却毫无效果。张父一时束手无策,急得要死。

4易嫁

二女见状,对姐所为甚为不满,抱怨道:“当初未把我许给毛郎,否则,何须别人劝驾!”

张父闻听,灵机一动,就与妻暗商,用二女替换大女。

张妻便试问二女,不想二女痛快答道:“任凭爹娘安排!况且,我不信毛郎会穷一辈子!”张家遂将二女妆扮一新,打发她上轿走了。

过门之后,夫妻相处融洽,唯妻头发略稀少,让毛公不甚如意。后来,毛公听闻姐妹易嫁之事,甚是感动,待妻更加贴心。

5落榜

不久,毛公中了秀才,又去参加乡试,路宿“王舍人”客店。

店主于前天夜里梦见有仙人指点,说有个毛解元来,日后会成为其贵人。

店主便专心留意,见到毛公,店主用丰盛酒菜相待,还把梦中吉兆告诉他。毛公闻听,不免沾沾自喜,暗想:若真得富贵,妻子头发稀秃,恐被人讥笑,当换一新妻。

然而,榜文公布之后,毛公却名落孙山。他心中丧气,亦觉得无脸再见店主,只得绕道回家。

6中举

三年以后,毛公又去赴试,那家店主仍如以往热情招待。

毛公愧疚道:“上次落榜,对不起你的一番诚意!”店主说:“上次,相公暗想要换妻,故被阴间除名,才落榜,并非我梦不灵验。”

毛公颇惊愕,问他何以知道。店主答,后来又做一梦,所以知晓。

毛公又惊又悔,呆如木鸡。店主又道:“相公当自爱,终究会作解元!”后来,毛公果然中举,妻子头发也日渐浓密起来,梳起乌亮的发髻,美若仙人。

且说张家大女,最终嫁与一个富户,当时得意。然而,其夫是个败家公子,不久家境渐衰,后来变卖家产,竟穷得衣食无着。她闻听妹夫中了举人,心中愧疚异常,偶尔与妹路遇,也会故意躲开。

不久,大女丈夫死了,家道愈加破落。此时,毛公又高中进士,大女万般痛恨自己,似利刃穿心,决意削发为尼。

7还乡

后来,毛公做了宰相,衣锦还乡时,大女打发一个弟子去毛府拜谒,期望能赏点物资。

毛夫人赠给女尼许多绸缎,暗将一百两银子裹在其中。

女尼并不知情,回去交差,师傅大失所望,愤然道:“给些银两,还可买柴米,这些绸缎能有何用?”于是看也未看,又让女尼原物送回。

毛公夫妇甚感疑惑,当面打开,见银子原封未动,才明白退回之意。

毛公笑道:“你家师傅连百两银子尚承受不起,怎有福份做宰相之妻啊!”

随即,他将五十两银子交给女尼,说:“拿回去,交与你师傅。再多,恐她福份薄,承受不起!”

女尼回去,如实相告,师傅默然不语,唯有连声叹息。

8后记

后来,“王舍人”客店的主人,因涉及人命案件被捕,毛公竭力斡旋,他终被无罪释放。【完】

说世间事,道古今情。欢迎关注我,或评论点赞!

这是小学老师讲的

古时候,一个穷人给地主做长工。寒冬腊月,穷人只穿一件单衣,冻得瑟瑟发抖。可是怎么办才能不冷呢?他看到地主后院有一个石磨,灵机一动,便抱着石磨在院里来回跑,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地主过来,就问他,“天这么冷,你还浑身汗,为什么啊?"长工扇扇单衣说,“我这衣服是宝贝,再冷的天也不怕。”地主一听,动了歪心思,就想把衣服占为己有,跟长工要。长工不肯,他就死缠烂打。最后,长工说,“要不咱俩换衣服穿?”地主答应了,赶紧脱下厚衣服给长工,自己穿上那件单衣。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故事不是「读」来的,是「听」来的。

小时候老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经常停电,连电视都没的看。每到停电的时候,就是奶奶讲故事的时间。

晚饭之后,屋里烛光昏黄,外边呼呼刮着风,奶奶盘腿坐在炕上,我偎在她身边。故事的开场总是:从前啊——

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故事:

从前啊,有个小伙子,没爹没妈,每天自己下地干活。

有一天早晨出门前,他念叨了一句:中午吃烙饼炒鸡蛋吧。然后干活儿回来,他发现烙饼炒鸡蛋做好了,喷儿香。屋子里边也收拾得特别干净。小伙子很奇怪。

第二天出门前,磨叨了一句:中午回来蒸米饭、熬白菜。回来之后,他发现饭菜又做好了。小伙子更奇怪了。

第三天出门前,小伙子说:想吃饺子了。这次他没有等到中午才会来,而是半晌就返回,推门一看:一个大美人儿正在剁馅儿、和面……

原来,每天小伙子出门之后,她都过来帮他做饭。

她本是修炼成人形的精灵。

后来他们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当时最吸引我的就是,小伙子想吃什么一念叨,就能吃上。太羡慕!——看来从小就“馋”啊,哈~

长大后,发现这是民间故事《田螺姑娘》的改良版。

奶奶不识字,估计也听从她的长辈口耳相传听来的。加入了河北当地的吃食。

每次想起,都感到温暖。

出自《搜神后记》,原文如下:

汝南县有户人家,兄弟三人一同出门做生意。

等天黑了,他们投宿到一家客栈。可到了半夜,小三儿腿痒得难受,就逮着老大的腿一个劲儿地挠。

老大被挠得疼醒了,质问小三儿:“你没事儿挠我的腿干啥?”

小三儿惊奇地说:”原来是挠着你的腿了,我说咋干挠不解痒呢!”

老大把腿一蜷,心道:“小三儿真是太傻了,连是不是自己的腿都不知道,还咋出来做生意?”

到了第二天,老大就叫小三儿自己回家去,老大、老二继续赶路。

等黑了,他们又找了个地方住下。

夜里突然下起瓢泼大雨。老二站门口撒尿,站了整整一个时辰,还不回屋睡觉。老大觉得有些奇怪,就爬起来去门口瞧瞧。

他见老二只是光着屁股站在那里,就问他:“你直楞着站那儿干啥呢?”

老二回答:“我还没尿完呢,这不正在响着嘛!”

老大听了,连连摇头。这傻老二,连尿尿和下雨都分不清,怎么能跟他一起去做生意呢?

等天一亮,老大又把老二撵回家去了。

又一天,老大没找着客栈,就近选了一家寺庙,同和尚睡一块儿。和尚见他带了很多钱,趁老大睡着的时候,互换了两人的衣裳,又把他的银两通通搜走,溜之大吉。

等老大醒来,觉得不对劲,低头一看,自己竟然披着和尚的袈裟。他惊慌失措地大喊:“奇了怪了,老和尚在这儿,我自己弄哪儿去了?”

这老大嫌两个弟弟不够聪明,他自己却是最傻的那一个,失了钱财,混了身份,啥也没弄成。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好高骛远,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事。

作者简介:半枕山月,自由系写作者,治愈系主播,新手系后期,乐于分享一切美好与有趣的事物。

民间故事读过一些,分享一个《有智慧的穷人》,古时侯,有一位老猎人到县城赶集。由于路远,就骑着自己的黑马来到县城。老猎人把马拴在车马店的拴马桩上,这时,又来了一个财主,把所骑的红马拴在黑马旁边。老猎人对财主说。我的马性子烈,爱踢爱咬,你把马拴在别处吧!财主冷笑了一下。转身走了。到了中午,他们二人买东西回来,财主看到自己的红马躺在地上不动了,虽没有死,却浑身是伤。财主拉住老猎人去见县官,让他赔钱。到了那里,状告老猎人的马踢伤他的红马。要讨个说法。县官问老猎人说:是你的黑马踢了人家的红马吗?老猎人一声不吭,就这样连问了几遍,老猎人还没有回答,县官说,莫非他是哑巴!财主答道,才不是哪,他明明跟我讲,不要把马拴在一起,不然,他的马会踢伤我的马。县官一听,笑了,说他都告诉你了,你不听,如何能让他赔偿。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故事灿若星海,最有名的都属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和《牛郎织女》。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更为凄美哀婉,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让无数人听后为之感动。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大概为: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有个美丽好学的女儿,叫祝英台,古代女子不能进学堂,但英台伪装成一个一个算命先生,骗了双亲,见她女扮男装这么像,他父母也只好由她去了。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上学了。

第一天,她遇上了一个叫梁山伯的人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兴高采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义结金兰,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英台深爱着山伯,而山伯始终不知英台是女子,只是对她十分眷恋。

英台回乡了,山伯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自己是女儿身,但老实的山伯却不解其意,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看见了英台是女子,可事与愿违,其父已将英台嫁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来梁山伯当上了县令,但山伯忧郁成疾,不久后便身亡了。葬在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要和他葬在一起。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裂开一条缝,英台跳入坟中,坟墓和拢,顿时风和日丽,彩虹高挂。墓中飞出两只蝴蝶,在人间翩翩起舞。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大大的太阳照的大地火热火热的,我和爷爷刚赶集回来,为了能早点到家,我们选择了一条地里面的小路回家,由于天气炎热加上又是中午,一路上没有碰到一个人影,也没有大树阴凉地可以休息,可能是急着回家,就这样我们爷俩不声不语走着走着。

走着走着,我们经过路边一座坟地,坟地里长着几颗大柏树,爷爷说休息一下在走吧,还没等说完,我就一屁股坐在树下的草地上了,地里的风轻轻的吹着,可能是实在走的太累了,我竟不知不觉的躺下睡着了……

过了一会我感觉有人在轻轻的推我,我坐起来睁开眼睛看了看是爷爷,我刚要说话只见爷爷用手捂住了我的嘴,在我耳边轻声告诉我说:别说话、用心听,我被爷爷的举动弄的有点莫名其妙,就这样在那傻傻的坐着看着爷爷。

大概过了几分钟的样子,我突然听到地下传来几声咚咚的敲打声,这时的我才仔细打量着周边,这是有七八个坟头组成的一片坟地,坟地里面长着五六颗大柏树,有一个坟头还是新的,像是刚刚堆起来没几天,而刚才咚咚的响声,也好像是这个坟头下面发出来的,为了弄清楚响声,爷爷走了过去,耳朵贴在坟头上,而我吓的还是静静的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同样的声音又传来了,而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频繁,只见爷爷什么也没说,一脸紧张的样子,拉着我的手就急忙的往村子里赶。

平时二十分钟的路程,这次小跑回去只用了十来分钟就到村边了,我停下来问爷爷到底怎么了,这时爷爷才告诉我,一个刚死去的人要成精了,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让爷爷如此紧张,爷爷也没时间给我解释,只是让我赶紧去通知死者的家属,而爷爷去请村里的一个法师,就这样我们分开行动了。

过了一会,爷爷和法师一起来到死者家中,开始和死者家属商量着解决的办法,只听见法师说让家属准备四个驴蹄子,四个桃木橛子,和一碗黑狗血,然后所有人到坟地集合。

到了坟地以后,只听见坟头里响声越来越强,那种咚咚的声音已没有,而是一种撕抓的声音,站在地上都能感觉到这种声音发出的颤动,让人毛骨损然,这时法师让人把坟头围了个圈,法师也开始施法,只见法师把桃木橛子钉在坟头四个角,然后用染了黑狗血的绳子将四个桃木橛子连接起来,这时候坟头里的声音越来越大,坟头上的土都在颤动,不停的有土滑落下来,法师让二对童男童女,分别在四个角用驴蹄子不停的敲打着桃木橛子,然后法师自己围着坟头一边念经一边转圈,就这样一边念经,一边敲打着桃木橛子。

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坟头里的声音也渐渐停止了,这时候人们紧张的心才慢慢放了下来,法师找来几个大汉,准备挖坟开棺验尸,没过一会棺材就被挖了上来,法师招呼着几个大汉打开棺材,棺材盖被慢慢的撬开了,里面散发着浓浓的烟气,等到烟气散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里面躺着一个尸体,而这个尸体变的那么大那么的恐怖,男女都无法辨认,头已经长的像水桶一样大,胳膊已经和腿一样粗,而腿又粗的像牛腿一样,衣服都被撑破,漏出白白的肉皮,整个尸体好像被水泡了很久一样,天气这么热没有腐烂,而是在不停的生长,嘴里四个獠牙已长一指之长,看看棺材盖背面的抓痕,不由的将目光转向尸体的指甲,那是已经长了有半指之长的指甲,让人看了心里只打冷颤,最后法师确认尸体已死以后,赶紧让几个大汉将尸体烧掉。

事后听法师说,这是人生前受的怨气太多,直到死后都无法得到平息,加上天气炎热,尸气无法跑出来,一旦成精出来,如果吃内人,就只吃家人亲戚朋友,如果是吃外人,那就除了家人亲戚,其他人一律都吃,还好发现比较及时,避免了一场灾难。

文章分享结束,算命先生讲故事和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请写出一个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算命先生讲故事 第一季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