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降低,秋风渐起,象征着夏天结束了,秋天开始了。
立秋节气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气,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民俗。
那么,立秋节气的由来是什么呢?
立秋节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时候。
在中国农历中,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其中立秋指的是夏至后的第13个节气。
这一天的阳光角度已经降到了150°,意味着阴阳转换,季节交替。
这时,大地上的万物都已经收获,夏季的炎热也开始逐渐消退,秋天的凉爽开始逐渐占据主导。
据文献记载,立秋节气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被列为重大的节日,需要国家官员亲自主持祭祀仪式。
《周礼》中写道:“立秋以后,渐将凉;择土木而筑舍屋,穿葺器物,准造牛羊。
……其祭祀,于初一石鼓之下。
傧示于升午。
”意思是立秋之后,气渐凉,要建造房屋,修整器物,养牛养羊。
在祭祀方面,则需要在立秋的初一日,在石鼓下进行宗祀仪式,有官员主持。
在楚辞和汉赋等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立秋的描写和赞美。
其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样的句子,形象地描绘了立秋时节的秋意袭人,清爽宜人。
总的来说,立秋节气的由来,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气候上的变化,二是物产的收获,三是古代宗祀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秋节气也逐渐被世人所重视并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