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运势分析 > 文章页面

瞎子算命民间小调(算命先生多半是瞎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民间小调瞎子算命全集)

为什么大多数算命先生都是瞎子

本文目录

经典中长篇民间故事精选长篇精彩民间故事三篇算命先生多半是瞎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能力训练#导语】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下面是分享的经典中长篇民间故事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经典中长篇民间故事精选

民间小调 瞎子算卦 ,美女唱的真精彩,一起来听听吧

南宋年间,有一年,又逢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各地学子纷纷云集京城临安,城中旅店早已人满为患。

却说“西湖十景”印月井旁的吉祥旅店里,住着严州府睦州文昌的一位学子何梦桂举人,早在三月前就离开石峡书院来这里复习迎考。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何举人一边紧张学习一边掰着手指头数着愈来愈近的考期。

就在临考前三天的晚上,他忽然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左手拿着几棵白菜秧,右手提着锄头在自家院墙上挖坑种白菜。不一会儿,天空下起雨来,他想起父母还在田间劳作,便戴上斗笠撑着雨伞出门送雨具去了。回家来推开院门,一眼望见院子里站着表妹鲁秀英,不由又惊又喜,因为父母早年就给他和表妹定下娃娃亲,双方约定考中后即成亲。晚上,他和表妹俩人背靠背同榻而眠,可不知怎么的,任凭他怎么使劲想翻身同表妹好好亲热一番,就是动弹不得,急得他火烧火燎,心中不由十分懊恼,“唉”地长叹一声。

岂料这一声长叹倒把何举人叹醒了。他这才知道自己在做梦,不由心中奇怪。因为他平常很少做梦,这大考在即梦到这些也不知是什么兆头。天亮后,何举人梳洗完毕,便上街想找个看相算命的先生给解解梦,没走多久就在街旁遇到了一位,卦摊上写着“铁口直断李半仙”。虽说这李半仙是个瞎子,可他知道的事却比明眼人要多得多。何举人将昨晚之梦说给他听,李半仙听后沉思了一会儿摇头晃脑道:“举人,你梦见自己在墙壁上种白菜,这不明摆着预兆你种(中)不了嘛,说明你此次科考无望;你雨天头戴斗笠又打着雨伞举在头顶,正所谓多此一举;既然你和表妹赤身*同睡一床,却又无法行那云雨之事,岂不就是空欢喜吗?举人,你看我如此解梦是否恰当?”

何举人听了,觉得他说得十分有理,便付过谢银转身走了。一路上,他想:我何某人在严州府睦州石峡书院,可是数一数二的学生,大家都认为我这次科考一定能高中。若真如梦中所兆墙壁上种白菜“中”不了,传扬出去,岂不名誉扫地?既然高中无望,那又何必去参加这次考试,做那无用功呢?我还是早点回家寻个学馆教书过日子算了。

何举人主意已定,当即回旅店收拾行李准备回乡。旅店老板杨成龙看到,心中诧异,忙问道:“何举人,大考在即,你收拾行李却是为何?难道是嫌小店招待不周要往别处投宿?”何举人见杨老板误会,只好解释道:“杨老板此言差矣,学生并无他意,只是不想参加这次考试,打算回家乡去了。”杨成龙一听,追问道:“这又是为何?”何举人这才将昨晚之梦及刚才街上李半仙的话细细说了一遍。不想杨成龙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何举人见状问道:“杨老板因何发笑?”杨成龙一本正经道:“何举人呀何举人,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想,一个梦就能决定你一生?那李瞎子为了混饭吃,随口编的胡言乱语你也相信,那你这十年书岂不白读了?再则,你所做的梦在我看来完全是些好兆头,不信请听我解一解此梦如何?”

何举人听了半信半疑道:“那依你说又是怎样呢?”杨成龙手拈胡须慢慢答道:“你梦见墙上种白菜,说明你此次科考定能高种(中);下雨天头戴斗笠手撑雨伞出门,说明你复习准备得相当充分,正所谓有备无患啊;你和表妹背靠背同睡一床,说明你翻身和表妹面对面的时候已经不远了,你们的婚姻大事马上花好月圆。何举人,此梦这样解说也很合乎情理,你说是不是?再说,咱抛开此梦不说,大考就在眼前,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时刻,你若不参加这次考试,就根本没有考中的机会了,岂不白费了十年寒窗苦读,辜负了父母和教育过你的师长?你若参加这次考试,就有了考中的机会,一举成名就在此一搏。”

听了杨老板的话,何举人顿觉眼前一亮,细想想觉得有道理,自己复习得如此充分,岂能临阵脱逃?于是马上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继续在“吉祥”旅店认真复习。考试那天,他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高中探花。

同样一个梦,由于两种截然不的解说,却使何举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使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命运要靠自己去掌握。

【篇二】经典中长篇民间故事精选

从前有个青年,姓天名台,母子二人靠打柴生活。

这天,天台正在山上打柴,忽然天气大变,下起大雨。

天台见无法回家,急得团团转,不由地把斧子往地上一摔,只听“哗啦”一声,闪开一个山门,门里走出一个道姑,道姑说:“你这人毫无道理,为何敲俺的门?”

天台一愣,忙上前施礼,说:“对不起,我是无意的,不知您在这里。”

道姑说:“我看你是个诚实孝顺的人,我有一件宝贝,叫如意百宝图,你拿去吧。同时,你说长,它就长,你坐在上边,说到哪里去,它就带你哪里去,到地方他就会自动停下,你说落,它就落,你说缩,它就缩小,你就可收起来了。”

天台接过图,正在道谢,一眨眼,道姑不见了,山门也关上了。

天台想,我正想回家,不如试上一拭。他取出如意图,说声长,宝图就长成像芦席那么大了。他往中间一坐说:“我要回家。”宝图就自动升起,将天台连同柴草驮到了天台家门口。天台说声“落”,就落在了地上,天台说“缩”,宝图就缩小了,天台就收藏起来,去见母亲。

母亲正挂心儿子,见儿子回来了,又带回一件宝贝,非常欢喜。自此以后,天台打柴就不费力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半年以后,天台想:人家都说帝王皇宫好,我何不去看看,开开眼界。当夜静以后,天台取出如意百宝图,说声“到皇宫”,宝图便飞起,将他带进了皇宫御花园。

天台放了宝图,天已黎明,他欣赏了各种花草,游览了假山真水。正向前走着,迎面来了一位宫女,这宫女不由地起了爱慕的心,彼此通了姓名,叙说起身世,二人情投意合。

宫女说:“我整天在宫中,非常厌烦,讨厌宫廷生活,愿随郎君到乡下去。”

天台说:“你现在跟我走吧!”

宫女说:“现在这样走不行,无论走到哪里皇上都能找到,定会出祸来。”

宫女取出自己的画像交给天台,说:“这是皇上画的宫女图,皇上要封我为贵妃,现在离册封还有十天时间,你回去快想办法来救我。”

天台坐了宝图回家以后,让母亲想办法,母亲也干着急,正焦心,想起道姑来。

对!道姑能赠宝图,定有办法救宫女,天台来到山上,用斧子敲开山门,见了道姑说明来意,道姑说:“好办,你跟我去。”

天台随道姑来到京城以外,道姑让天台在城外等着,独自进了金銮殿,把皇上的御印盗了出来,见了天台,对天台说,这是皇上的御印,皇上丢了御印,一定很着急,你把它放到附近井里,等张出皇榜以后,你揭榜献了御印,就可向皇上要宫女了。”说完,道姑就不见了。

皇上丢了御印,焦急万分,张出榜示,言明谁找到御印,高官任坐,俊马任骑,要什么给什么。

天台上前揭下皇榜,看榜官带着天台来到八宝金銮殿,皇上说:“你能找到御印吗?”

天台说:“能”。天台带着人来到城南门外的井边,说就在井里,皇上即令人打捞,找到了御印。

皇上问天台:“你想要什么”,天台拿出宫女图,说要画上的宫女。皇上想反悔,又不好改口,只好答应。

天台领着宫女回到家里和和睦睦地过起日子来。

【篇三】经典中长篇民间故事精选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孤儿,是好心的邻居们收养了他,才使他长大成人。小伙子长到二十来岁时,就在村边搭了两间茅屋,开始独立生活了。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

他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耕种,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屋里的活儿,经常吃凉饭、剩菜。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水缸里。

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小伙子以为这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

没想到,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于是,小伙子向邻居们道谢,可是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儿了,他没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来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小伙子飞快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又被小伙子挡住了去路,只得说出实情。

原来,姑娘是天上银河里的白水素女,因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还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就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

田螺姑娘说:“我本来想多帮助你几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闯进来,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间呆下去了。”小伙子非常后悔,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再三请求田螺姑娘留下来。田螺姑娘指着水缸里的田螺壳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用它盛粮食,就会有很多粮食出来,你用这些粮食帮助乡亲们吧。”

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风雨过后,田螺姑娘已经不见了踪影。小伙子望着田螺壳,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小伙子就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粮食,壳里的粮食总是满满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但小伙子仍然辛勤地劳动,还拿出很多粮食送给乡亲们。

受到帮助的乡亲们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庙立祠,来纪念这位乐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篇四】经典中长篇民间故事精选

从前,有个货郎,家里很穷,父亲去世早,全靠他挑货郎担赚几个钱养活老母亲。

他忠厚老实,待人和气,走到哪个庄上,大闺女、小媳妇就把他围起来。买个针、扯点线;买个顶针、截二尺红头绳。他跑一天,赚的钱换米,也只够他娘俩吃的。有时,赶上生意不好,赔了本,还要给别人借粮。

有一天,他挑着货郎担,来到一个村里子,见一群孩子正拿着一只小鸟玩,眼看小鸟快被摆弄死了,货郎心里很可怜它。

他就走到孩子们眼前,拿出一把糖果,分给孩子们,说:"你们快把小鸟放了吧!看,快要死了。"

孩子们分了糖,就把小鸟放开了。但小鸟已不会动了。货郎想:"我把小鸟拿回家去,好好喂养,可能会救活的。"于是,他把小鸟轻轻放在担子里,货也不卖了,就回家去。

货郎把小鸟交给母亲,就给小鸟拿来了米,又到菜园捉了几个虫子让小鸟吃。不到半月,小鸟就好了。

他把小鸟放在手掌上,说:"小鸟啊!现在你能飞了,我就放你走吧!"小鸟听了,掉了几滴眼泪,又喳喳叫了两声,就飞走了。

过了两个月,货郎正要去卖货,只听这只小鸟飞回来了,嘴里衔着一个亚腰葫芦,落在他肩上,叫了三声:"缺啥要啥!"把葫芦丢下,就飞走了。

原来,这只小鸟是王母娘娘的青鸟。它去青峰山传送旨意,回来时误坠人间,不幸被几个调皮的小孩捉住了,几乎丧了命,多亏货郎搭救才脱离危险,它为了报答货郎的恩情,就送了个宝葫芦。

货郎哪里知道,他站在那里发楞。忽然,他想起小鸟临飞走时的叫声,就说:"我缺啥呢?就缺个伺侯母亲的人。"话音刚落,就从葫芦里地走出个漂亮的大姑娘。

货郎惊呆了,还没弄清是咋回来,姑娘就拉着他的手,往屋里见婆婆去了。母亲看见儿子拉着个姑娘,不知是咋回来,等儿子给她说了,才知是儿媳妇,乐得母亲眉开眼笑。

一家三口人,就一间七漏八淌的茅草屋,咋住下哩?货郎发了愁,媳妇说:"你甭愁,咱这就盖房子。"

她叫货郎找来六根麻杆,四方插定了,其余两根插上当门口,然后说:"你合眼。"货郎听了,把眼合上。她用手一挥,一所漂亮的瓦房起来了;又一挥手,东西配房起来了;再一挥手,大门和院墙都有了。

货郎睁开眼,对媳妇说:"咱连吃的都没有,住恁好的房子干啥哩?"

媳妇说:"这还不容易,你先合上眼。"货郎听了把眼合上。媳妇掀起裙子一抖,黄粮小米就满缸满囤了。这样,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日子。

日子没过多久,大祸就临头了。

一天,当地的一个太守来到这里,看见这所漂亮的院子,便问是谁家的。他一听是个穷货郎,就一心想霸占货郎的房子。

第二天,就派衙役把货郎绑起来,带到官府去了。硬说这房子是偷了人家的东西盖的。货郎为人正直,不会说谎,便把媳妇盖房子的事照实说了。

太守半信半疑,心想:"我先把货郎放回去,让他三天之内,在院子周围挖一条小渠,修座小桥,如果他媳妇能办到,那个小庄园不就更好看吗?那时,我再想法把院子和媳妇一块弄到手。"于是,他就把货郎放了。货郎挂念母亲和妻子。只好答应了。

货郎回到家里,满面愁容,媳妇问:"你今天咋恁不高兴?"货郎就把太守的话说了一遍。

媳妇说:"我当出了啥大事呢,这点小事还不容易!"

到了晚上,等货郎睡了,她就摇了三下亚腰葫芦,小青鸟就飞来了,她让小青鸟去群玉山借王母娘娘的银簪。一会儿银簪借来了,她绕着院子划了一圈,院子四周顿时出现了一道小河,她又向青鸟借了几根羽毛,搭起座小桥。然后把银簪交给小青鸟,让它给王母娘娘送去了。

这时,天已大亮,媳妇叫醒货郎,让丈夫去看。货郎正夸奖媳妇的手艺,见太守带着随从来了。

太守一看,惊呆了:小桥、流水、瓦房多美呀!他越看越贪心,心想:"这媳妇果真是个巧手神人,我如得到她,还愁什么荣华富贵!咋下手呢?对,我就当面让她把河里的鱼给我捞上来,否则,就把她带走。"

媳妇听了,让丈夫把小桥东边的网拿来,撒下去,白花花的鱼足有一百斤。

这一来,太守给弄傻眼了。太守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把货郎叫到跟前说:"限你三天期限,在小庄园后面弄座青山,否则,就把你媳妇嫁给我。"

货郎听了,知道这是故意难为他,便去告诉媳妇。媳妇说:"这不难,你放心好了。"

到了第三天,庄园后面连个土疙拉也没有,货郎就去问妻子:"今天都三天了,咋还没有山?"

媳妇说:"慌啥哩,明天一早你去看看。"

半夜里,货郎睡着了,媳妇拿出宝葫芦摇了三下,一会儿,青鸟飞来了,她叫青鸟飞回昆仑山,假传王母娘娘一道旨意,让大力士夸娥氏兄弟二人抬一座青山送到货郎庄去。

第二天一早,货郎起来一看,庄园后果然添了一座青山,他就放心了。

早饭后,太守领着人马来了,他看到庄园后面的青山环抱庄园,苍松翠柏,实在眼馋,但自己出的孬点子都落了空,咋办哩?他贼眼珠子一转说:"这两件事你都办成了,第三件事你如能办到,就不判你的罪了。"

货郎问:"哪三件啊?"

太守说:"你能马上弄个“可笑”来吗?"

货郎想:"天哪!谁见过“可笑”是啥样的?"

货郎对太守说:"小人办不到啊!"

太守说:"那你就把你媳妇和庄园都交给我吧!"

话音刚落,货郎媳妇就跑过来说:"我办得到!可你得依我两件来。"

太守问:"啥事啊?"货郎媳妇说:"第一,要让你的兵排成两队站在桥上不许动。第二,要你一个人看“可笑”。"

太守一看货郎媳妇长得这样漂亮,想道:"就是弄来了可笑,我也不放过你。"于是答应了。

货郎媳妇跑进屋里,端来了一个烧得通红的鏊子,往太守眼前一放,说:"大人请看,“可笑”就在这里边呢!"

太守弯下腰一看,只见鏊子里有一个漂亮姑娘,油头粉面,太守说一声"可笑",这姑娘就朝她一笑。

太守越看越动心,不由自主地伸长脖子去亲吻姑娘。他刚一触到鏊子面,"哧啦"一声,把他的胡子烤着了。

货郎媳妇忍住说道:"老爷,这是可笑吧!"

太守捂着嘴道:"可笑,可笑,真可笑,一嘴胡子全烧焦。"说完,就跑到水边用水洗他烤痛的脸。谁知,还没捧到水,他就被一条龙张嘴咬住,拖下水去了。

太守的兵丁见太守没了,便要跟货郎算帐。

等那伙人冲过来时,货朗媳妇顺手收起了搭桥的青鸟羽毛,兵丁们就一个个落到水里去了。太守和兵丁被淹死,货郎一家也就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篇五】经典中长篇民间故事精选

华佗开初行医的时候,本领也不怎么高明。因为他能虚心向别人学习,一点一滴,取长补短,终于成了名医。成了名医以后,他也不忘向高明的老先生请教。这里讲一个华佗虚心求学的故事。

有一天,来了个年轻人,请华佗给治病。华佗把脉一按,就对病人说:“你是得的头风病。药倒有,只是没药引子。”“要什么药引子啊?”“生人脑子。”病人一听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吃了一惊,心想这没法找,只得回家去了。

过些日子,这年轻病人又找到位老医生。老先生问他:“你这头风病找人看过吗?”年轻人说:“找华佗治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法,只好不治了。”老先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去找生人脑子啦,找十个古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只是记住要找人们戴过年数多的草帽才顶事。”

病人照样做了。果然是药到病除。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个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似的,不像有病的样子了,就问道:“你的头风病好啦!”年轻人笑着回答:“是呀,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治的。”华佗又问吃的什么药,什么做药引子。年轻人说:“用草帽煎汤。”华佗一听,连忙问那老先生住在哪里。年轻人告诉了华佗。

华佗回家一想,别人积了多少年的经验,才得到的秘方,哪里会轻易传授,我只有去到他门下求学才行。于是华佗就装扮成一般人模样,跟那老医生当学徒,一学就是三年。

这天,老先生出外治病去了。华佗同师弟在屋里炼药。这时门外来了一个大肚病人,只见他肚大如箩,腿粗像斗。病人说是特意来找老先生治病的。老师傅不在家,华佗的师弟不敢随便接待,就叫病人改天再来。病人苦苦哀求道:“求求先生,帮我治一下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真不容易啊!”这时华佗出来了,见病人确实病重,不可迟延,就说:“我来给你治。你拿二两砒霜。匀两次吃。可不能一次就吃了啊!”病人接过药,连声感谢,走了。

病人走了之后,师弟埋怨华佗了:“你可知道那药有毒,吃死人怎办?”华佗说:“这人得的是膨胀病,必须毒攻,这叫做以毒攻毒。”师弟说:“治死了谁担待得起?”华佗笑着说:“不会,出了事由我担着。”

再说那大肚病人拿了药走到村外,正巧碰上老医生回来了,病人走上前向老医生求医。老医人一看病人,说道:“你这病容易治,买二两砒霜,分两次吃,一次吃有危险。快回去吧。”病人听了,把手一伸,说:“二两砒霜,你徒弟拿给我了,他也叫我分两次吃。”

老医生接到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楚。老先生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还没有传给徒弟啊!”他回到家里,就责问两个徒弟:“刚才大肚病人的药是谁发的?”师弟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说这药有毒,他不听,充能哩。”华佗一旁不慌不忙地答道:“师傅!这病人得的臌胀病,腹中有毒,砒霜也有毒,以毒攻毒,病人吃下肚有益无害。”

“这是谁告诉你的?”“护国寺老道人。我在那里学了几年。”老医生这才明白,他就是华佗。叫道:“华佗啊!你怎么到我这儿来学医呀?”“师傅,你认错人了吧!”“不会,我的秘方没别人知道。”华佗这时只好把来求学的来由说出。

老医生听华佗说完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呀,你已经名声远扬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头,真对不起你啊!”

华佗说:“老先生,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是都各有所长,我没有的东西,就该向你学。行医人和行医人都是一样的啊!”

老医生感动得直掉眼泪,当即把治头风病的单方告诉给华佗。

【#能力训练#导语】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下面是无分享的长篇精彩民间故事三篇。欢迎阅读参考!

长篇精彩民间故事【篇一】

大清朝乾隆年间,在一个冬日,正逢潍县县城的集日,人来人往的闹市里,一片繁华景象。

突然,衙门外传来“咚咚”的连续不断的击鼓声。

县官郑板桥稳稳端坐在县衙的大堂上,两班衙役手持杀威棒分列两边,班头大呼:“升堂!”只见外面跑进来一个人,由于走得匆匆忙忙,差一点跌倒在地。来在堂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爷,为我做主啊!”板桥定睛一看,这个人是自己在书画方面的老相识,潍县有名的“韩记”大当铺的大当家韩老六,便和气地说道:“韩老六,起来说话。”

韩老六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细细向郑板桥叙述了他的冤屈。原来去年有人在他的当铺里典当了一件物品──一幅明代画家唐寅的书画《江南烟雨图》,这幅画价值连城,事关重大,老板韩老六亲自验的货,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货是真品,他也就收下了。但如今人家持当票来赎回物品时,却发现物品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典当的人要他赔偿损失──要价三百两白银──这简直就是要他的命啊。

板桥听明白了,急忙让班头带人把这一幅《江南烟雨图》带来衙门。板桥亲自打开匣子外面的锁头,再拆开一层层的丝绸,才拿出一幅画:画面上一片空白,空空如也,哪里有画的半点影子。韩老六还给郑板桥指出,自己曾经在这幅画的背面做了一个不被人发现的标记──画轴上藏进去了一枚小小的银针,如今这枚银针依旧完好无损地镶嵌在画轴上,可是这画上的《江南烟雨图》却不翼而飞。况且放置这画的匣子是上了锁的,这钥匙还紧紧地挂在身上。可是……韩老六搔着脑袋瓜,一脸茫然地看着郑板桥:“老爷,到时候你可要给我讨个公道啊!”这事情弄得郑板桥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韩老六为人老实本分,不可能给老爷我开这个大玩笑吧?可这若不是玩笑,又作何解释?

“这东西你先把它留在这儿,我要好好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若那典当的人去了,你就说老爷我帮你管这件事了,把他领到我这儿。你们两个,不是你的问题,那就肯定是他的问题,老爷我一定要弄个明白不可!”

郑板桥一拍惊堂木,“退堂!”站起身来,拿着盛放着那个什么《江南烟雨图》的大匣子回了书房。

来到后宅,只要无事可做,郑板桥就把那幅画平铺在自己的书桌上,仔仔细细地欣赏。一连几天,板桥只要吃过饭,就端坐在书房里品着茶,看着这幅空空的画纸出神,可是却百思不得其解。

已到了就寝的时间,书童给郑板桥打来了洗脚水,满满一桶的冒着腾腾热气的热水瞬间让这间小小的书房里呈现一派云雾缭绕的景象,犹如进入了令人神往的仙境。板桥也懒得挪动地方,就在书桌前脱下长靴,刚把双脚放进洗脚桶,就有了新的发现:书桌上的那幅画在热气的氤氲下,好似有了一点点的变化。上面开始模模糊糊地出现了一些暗影。板桥大惊,急忙让书童把画拿起,两个人手持画卷,放置在水桶的正上方,以便让热气更多地熏蒸着这幅画。随着时间的流逝,画面上模模糊糊的暗影也越来越清晰,渐渐有了一点画的模样。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水桶里水的温度渐渐凉了,画面上刚刚显现的东西又开始慢慢消失了。

板桥从桶里把脚拔出来,顾不得擦洗,就急急忙忙穿上靴子,拿着画卷,来到后厨,让厨娘烧上了满满一大锅水。时间不长,水开了,掀开锅盖,他和书童再把画卷展开直接让水蒸气熏蒸。一炷香的工夫,烟雨缭绕的江南风景就历历在目,跃然纸上:飘拂的长长柳枝在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一座座亭台楼阁在雨丝中若隐若现,远处的群山青翠欲滴,几只白鹭飞翔在空中,一个牧童骑着水牛行走在梯田边的小路上,甚至还能看得到有几只蝉藏匿在一棵柳枝上,似在“吱吱”长鸣。旁边,唐寅的印章清清楚楚地盖在画作的一边,唐寅的落款落落大方,笔意如流水般顺畅。看到这儿,板桥忍不住惊呼:“妙啊!实在是妙啊!这唐寅真不愧是一个‘怪才’。”

“大人,何妙之有?”书童在一旁问道。

“我是说这画有‘二妙’。‘一妙’,‘妙’在画得好,你看,这画上的景物那叫一个栩栩如生;二‘妙’,这纸也用得‘妙’,只有用这样的纸,才会有这样奇特的效果。才能骗得过我们这些凡人的肉眼。若不是唐寅这绝世怪才,绝想不出这主意。也绝不会有这样的奇画传世。”板桥对唐寅的这幅画作是赞不绝口。

等他们回到书房,再看这幅画时,画上的一切又不见了,只剩下一张光秃秃的白纸。板桥这才明白,这幅画的奥秘在于这张画纸。为人怪诞的唐寅肯定是用了一种特殊的宣纸,这纸具有在达到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吸足了水分,才能把墨迹显现出来。直到此时,郑板桥才感觉到靴子里湿漉漉的,两只脚冻得快要麻木了。这才恍然记起,刚才光顾得欣赏画作,没有来得及擦去脚上的水,在这滴水成冰的时候,靴子里的水几乎要结成冰了。

第二天,郑板桥派人把韩老六叫来:“你这幅画什么时候收进来的?”

“去年夏天!”

“具体说一下当时的情形。”

“去年夏天,我们这儿阴雨连绵,几乎天天下雨,穿在身上的衣服甚至都可以拧出水来。就是那么几天,有一个公子哥模样的人把这幅画当了进来。”韩老六答道。

“这就对啦!”郑板桥听到韩老六的一番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韩老六一脸茫然。

“你回吧!若是那人来了,你便带他来见我,包你一两银子也不用赔他。”郑板桥挥挥手,让韩老六回去了。

不几天,韩老六带着一个衣着光鲜的商人来到衙门,请县官郑板桥评理。

在大堂上,那个商人依旧让韩掌柜赔偿他三百两白银。郑板桥不慌不忙,拿起狼毫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让手下递给商人。

商人接过来一看,纸上写着两行字:雨中来当宝,雨中来兑宝。

长篇精彩民间故事【篇二】

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据说是皇家工程,规模很大,征调的能工巧将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桥的时候工地上很热闹,象个小集市。

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歇着的时候,就到工地上转悠转悠,看人家雕刻水兽、石狮子和桥栏石柱。高了兴还跟石工门扯上几句,就连那工地上的头头们,他也偎上去唠叨几句。大伙都说这个老头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老石匠把石碓窝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说:"你有这么多石料,我再给你打个石墩,坐着舂粮食多方便。"主家很乐意,就让他接着打了。

打这个石墩时,老石匠别捉多细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问他:"一个石礅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老石匠听了,光笑不说话,就知道低头干活。石礅打成的这天,正赶上大桥石拱圈要合龙门。不知因为什么,垒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块石头碰不上茬儿。当时天阴得很厉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马上合好龙门,一场大雨,几个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现打制也来不及呀!石工们和掌管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活象热锅上的蚂蚁。就在大伙犯难为的时候,这个老石匠又遛了来。他看了看缺口,对工程人员说:"我那里有一个石礅,你们看看放到这儿合适不。"石工们听了,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来,往中间一放,竟一丝一毫不差,扣得严严实实。

大桥建成了,官员们都很高兴。当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谢时,可哪里还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见碓窝子跟前,有一张大红字条上写:

施工马大哈,桥拱出误差。

鲁班来相助,银两谢农家。

看了字条,人们才知道那个石匠老头是鲁班暗地里帮助皇家工程。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二十两银子。

长篇精彩民间故事【篇三】

一个画像奇人、一位黑脸捕快、一名飞天大盗,在明末杭州,共同演绎一幕“请君入瓮”绝计,一出爱恨情仇绝响……

明朝末年,南方某镇出了一个奇人,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别人都叫他“赛金睛”。

传说,这赛金睛年轻时为人耿直,见有不平之事,总喜欢挺身向前,帮助弱者讨还一个公道。哪料,有一天晚上赛金睛从乡下访友回来,路上竟遭歹人暗算,被刺瞎了双眼。为了生计,他经人引荐,拜一世外高人为师,竞学得一手绝技一一替人摸脸画像。

赛金睛凭着这一手绝技,拄着一根拐杖开始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行走江湖多年,居然没有失过一次手。

这一年寒冬腊月,年届五旬的赛金睛,漂泊来到了杭州。按惯例,每到一处,赛金睛得先将住处找定。这天下午,他正在一条小巷内逢人打听,这附近可有简陋住房出租,不想有两个人迎上前来,双手抱拳呵呵一笑道:“赛金睛,住处你不用找了,我家大人听闻你来到杭州,早给你安排好了。”赛金睛一怔问:“你家大人是谁?”来人笑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处,待你见到我家大人便知分晓了!”

那两人将赛金睛引进一家茶楼,进了一间包厢,那儿早已坐了一个黑脸大汉,怀里抱着一条乖巧可爱的斑点狗。那黑脸大汉一见赛金睛,放下怀中的狗,疾步上前,突然单腿跪地,抱拳道:“先生,你来得正好,早闻先生常怀侠义之心,今天在下找你,正有一事相求,还望先生出手相助!”

一个时辰的工夫,赛金睛出来了,手里的那根拐杖不见了,却牵了一条斑点狗。斑点狗在前面给他引着路……

次日一早,赛金睛来到一闹市处,放了桌子,上摆笔墨纸砚。桌子一侧竖了一块木牌、那木牌上用隶书工工整整写了几行大字:瞎子画像,画谁像谁,要是不像,分文不要。

路上的行人见了,“哗啦”一下子围过来。瞎子也能替人画像?有的人好奇,有的人将信将疑。其中一个汉子大笑道:“喂,瞎子,你莫不是哄人吧,你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怎么能替人画像?”赛金睛笑笑:“能不能画,试试便知道了!”一旁的人冲着那汉子鼓噪:“牛二,你就让他试试,看他能不能给你画出像来!”

那个名叫牛二的汉子,当即从怀里摸出三两银子,往桌子上一拍,道:“好,如果你果真替我画得出来,这三两银子便是你的了;如画得不像,我就砸了你的摊子!”赛金睛接口道:“行,悉听尊便!”临了,牛二还有些不放心,怕那赛金睛装瞎,索性解下自己的白布腰带,将他的双眼给紧紧地蒙上了。

“画吧,哈哈……”牛二双手提着裤子站在木桌前,得意洋洋地看着赛金睛。

赛金睛不慌不忙伸出一手:“小伙子把头往前凑凑。我要是画得半点不像,摊子你尽管砸,我不吱一声的;我要是画像了,银子和这腰带就归我了i你提着裤子走人!”说罢,赛金睛用手在那人的脸上从上至下轻轻捋了一遍,接着坐在桌旁,就一手抚纸,一手提笔,只见笔走龙蛇,刷刷几下就把那人的画像栩栩如生地映在纸上!

这时,众人看看画像,瞅瞅那人,天。那眉眼、鼻子、嘴角……竟丝毫不差。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如雷般的掌声!牛二一时也呆了,一手拿起老瞎子卷好的画,一手提着裤子灰溜溜地跑了!

瞎子画像的事,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杭州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人们纷至沓来,争先恐后地掏钱让他作画。一连几天,赛金睛的生意特别红火。说来也怪,一个脸罩黑纱的壮汉,总是不远不近地在赛金睛画摊前转着,谁也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这天傍晚,赛金睛忙了一天,收摊休息,往回走的路上,凭着听觉,他发现有人在跟踪自己。他走得快,那人跟得快;他放慢脚步,那人的脚步也放慢了。从那特有的脚步声,赛金睛判断,那人非贼即盗!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赛金睛故意将一天赚来的一袋银子扔在地上。不一会儿,只听后面那脚步果然停了!赛金睛放心了,这是个贪财之人,丢一袋碎银子,算是破财消灾吧。

赛金睛加快了脚步,回到住处,正要推门,不想大门不打自开。他一怔,进了屋,只听得脚下当啷一声踢到一样东西,伸手去摸,咦,这不是自己在街上丢下的那袋子银子吗?

这时,只听得屋内传来一阵大笑声:“赛金睛,你也太小看我了,就你这几两纹银,就想打发我?”赛金睛听出来了,屋里的人正是在街上那个跟踪自己的家伙,不由得问道:“你到底是谁,究竟想要干什么?”

.那人笑道:“我要你给我画一张像!”赛金睛道:“白天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找我画?天都这么黑了,我也累了一天了。”那人又大笑道:“天不黑下来,我还不来找你呢。只要你给我画,我付你白天两倍的工钱!”赛金睛好奇地问:“这倒怪了,为什么要等天黑了才找我匦像?”

“少啰嗦!”那人突然一下子变得凶神恶煞似的,“你如不给我画,小心我要了你的命!”赛金睛的肚子上突然感觉到一阵冰凉,一把刀子顶住了他。赛金睛心里“咯噔”一下:此人果然送上门来了,只是想不到这么快!

“好,我……我给你画!”赛金睛装作害怕的样子,忙不迭地应承。他重新拿出笔墨纸砚,摆到桌上。那人将脑袋凑到赛金睛的面前,赛金睛伸手摸到一顶竹笠,接着又往下摸到一缕薄纱。那人摘下竹笠让他继续摸。赛金睛摸了他的额头,又摸鼻子再摸嘴,又摸到脖子后面……他的手突然一抖,浑身一颤,几乎跌倒在地上。“你……你怎么了?”那人厉声责问。

“你是不是从小没了父亲?”赛金睛突然问。那人一下子笑了:“老家伙还会摸卦啊!嘿嘿,父亲倒是有一个,只不过是个假的!”赛金睛一愣:“假的?”“你咋这么笨,后爹呗,前年已经死了!”那人有些不耐烦了,“喂,老瞎子,我说呀,你为何迟迟不替我作画,难道我的脸难画不成?”赛金睛叹了一口气道:“不……不难画,孩子,我得替你摸仔细了,不能有一处差错,我要给你画张天下的像,这样,老不死的我才能对得起你这两倍的工钱啊……”“嗯,这还差不多。”那人嘿嘿笑了。“不过,”赛金睛又道,“你这像一时半会画不好,你先回去,后天晚上你来拿画吧!”

“不行!”那人道,“你跑了怎么办?”赛金睛苦笑道:“我一个老东西还能跑到哪里去,到哪儿还不是替人画像挣口饭吃?”“那好,后天晚上见!”那人气呼呼地将黑纱罩在了脸上,身子一纵,一闪没影儿了。

赛金睛仔细听那人走远了,这才关上门,他背倚在门上,身子发软,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双手掩面放声大哭起来……

第二天,赛金睛一天都没出摊,他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一夜之间,头发似乎全白了。

第三天的上午,赛金睛支撑着从床上爬了下来,他坐在了桌边,狠了狠心,替那人画起像来。画完,叠起来,卷成一个小筒,然后唤出那只斑点狗,将那小纸筒系在了狗脖子上,拍了拍小狗的后腚,喃喃地道:“去吧,去吧……”那小狗很听话地前腿一跃,迅速蹿出了大门,眨眼就没影儿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赛金睛怕那人找不到门,特地跑到大门外,挂了一盏灯笼。他转身回到屋里,突然身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哈哈,老瞎子,我来了,我的画像呢?”

赛金睛叹了一口气,取出画像,在桌上铺开,那人撩开罩在脸上的黑纱,看着自己的画像,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竟像孩子似的拍起了手:“哈哈,不错不错,我娘看了准高兴坏了!老瞎子,借笔一用!”他从赛金睛手里接过笔,将画像翻过来,写上了一个地址。临了,又将画小心翼翼地卷了起来,藏在了怀里。“给你钱!”那人将一袋银子扔在桌子上,转身欲走。

“慢!”赛金睛突然喊了一声。那人一愣:“怎么了,是不是嫌钱少了?”赛金睛的口气软了下来,哀求似的道:“你……能不能将脸再给我摸一下……”那人像看怪物似的上下打量着赛金睛:“嘿,老瞎子,你有毛病啊,摸脸还摸上瘾了?老子没空和你磨叽,走了!”“不,”赛金睛一把拉住他,“孩子,我是你的父亲啊……”

“什么?你是我父亲?”那人突然僵住了。赛金睛哽咽道:“好啦,你走吧,快……我已经报告杭州知府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啊!”“老东西,”那人勃然大怒,“你还真能忽悠人,看来我今天非杀你不可了!”说着,那人“嗖”一下从腰中抽出一柄寒光闪闪的刀子,直奔赛金睛刺来。赛金睛坐在一旁竟不躲不闪,引颈受死。

岂料,只听“嗖”的一声,一支飞箭射中那人的手腕。与此同时,哗啦啦由屋外拥进一伙捕快来,为首一人,正是那天在茶楼求见赛金睛的黑脸大汉。黑脸大汉冲着那人大声喝道:“花面狐,你已经跑不了啦,还不快快受降!。”

那个被称作花面狐的,一见身份败露,冷不丁地掀开罩在脸上的黑纱,从腰间抽出一柄长剑,呼啸一声,正欲向身边的一个捕快刺去,说时迟,那时决,黑脸大汉将手一扬,一支飞镖又击中他的前胸。“啊——”随着一声惨叫,花面狐踉跄跌倒在地。一伙人扑上前将他用绳索缚了。赛金睛连滚带爬到了花面狐的身边,哭喊道:“阿志,我的儿啊……”

他这一声喊,将所有的人都镇住了。花面狐听叫自己的乳名,更是吃惊:“你……你真是我的父亲?”

原来,早在三十年前,赛金睛娶了一个妻子,名叫自如玉,是当地出名的美人儿。一年后,他们生下一个孩子,取名阿志。当时,阿志长得又黑又瘦,体弱多病,赛金睛怕他活不长,便听从了一位算命先生的话,将自己的名字刺在了儿子的脖子后面,意思是父子同命相连,生死在一起。日子长了,阿志脖子后的字虽然有些淡了,但用手一摸,痕迹却很清晰。

哪知时隔不久,赛金睛便遭人暗算,被刺瞎了双眼,回到家里,发现老婆和孩子又被人抢走了……

前不久,赛金睛来到杭州,被人带到茶楼,要见他的这个黑脸大汉,正是知府衙门里的捕快头目张虎。张虎告诉他,这些年来,江湖上出现了一名飞天大盗,绰号叫“花面狐”,此人来无影去无踪,各地官府多次派人追捕他。却一直无法将他捉拿归案。最近,有线报禀告杭州知府,说花面狐已经流窜到了杭州,知府当即命张虎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将花面狐拿下。

张虎接到命令后,经过细访,发现这花面狐虽然在外作恶多端,却是一个大孝子。因他有数案在身,不敢回家,每年接近年底时。都要请人给他画一幅像,寄给在家的老母亲,以报平安。恰在这时,名闻江湖的画像高手赛金睛到了杭州,张虎突然想起一个“请君入瓮”的计策——为掩人耳目,找瞎子画像,是最安全的方法,花面狐多半会找瞎子画像。便暗中派人将赛金睛邀到茶楼,请他配合自己,好一举拿下飞天大盗花面狐。

狡猾的花面狐躲开了潜伏在周围的捕快,为了尽孝还是冒险跟踪到了赛金睛家里,他没有料到一个瞎子竟有如此神功,生生把自己送上了绝路;而让赛金睛想不到的是,在他给花面狐摸脸时,竟然一下子摸到了当年自己给儿子在后脖子上所刺的名字——霎时,他像五雷轰顶一般,两眼一黑,差点儿昏死过去……

花面狐归案以后,江湖上再也没有了赛金睛的消息。

算命先生以盲人居多,但并非全部都是盲人。有故事传说是因为窥视天机而瞎的,其实中间有盲人生活艰难要赚钱生活的原因,也有世代相传的因素,还有很多是装瞎蒙混天罚。

窥视天机而得天罚

在我国的民间故事之中,就有一则算命先生的故事。故事大意的是一个读书人因意外而能看见天书,他就给村中的人算命,趋吉避凶,久而久之,天庭上的神仙发现了,以“人之生老病死,落地已定”为由,而他窥视天机,擅改人运,必须得到惩罚,就取了他的双眼。除了故事,在我国之中的玄学门派之中,也一直有学预测之法的人,多会有报应,不是报到自己身上就是报到子孙之上,非弊即缺,这里的弊乃“鳏寡孤独残”,而缺是“钱命权”,而算命先生多为残,就算不瞎的人也会装瞎,祈求上天不发现,就躲过一劫。

糊口生活,世代相传

其实揭开故事的面纱之后,直视根本,至少创造算命还有出《易经》的都不是瞎子,算命是一种逻辑推理学,这并不需要任何手脚的技巧,盲人学起来口授心学,比学其他更为容易。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是茫然时还是得意时,算命先生无论在哪个朝代,还算是不会断口粮的职业。而盲人做其他事都并不容易,当算命先生的话更能赚到钱糊口,所以很多盲人会选择这个职业。正是这样,很多算命先生是盲人,在人的心中就形成定律,就算后来不瞎的人为了不丢失生意,也会装假自己是瞎的。

其实可能还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说人在看不见自己的人前面,会更自在,然后更不经意把自己的某些情绪或是信息传递了出来,更有利算命先生进行推理,不知你曾经算过命吗?

民间小调 瞎子算命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