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道士算命口诀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听到算卦的要钱就烦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笔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听到算卦的要钱就烦道教厉害还是佛教厉害啊揭开笔仙碟仙惑众真相
北京科技报(2005/08/10 00:00)
近日,因为一场血案的发生,“笔仙”、“碟仙”再度引起轩然大波。据北京某媒体报道,由于沉迷“笔仙”游戏,北京某中专学校两位花季少女张英(化名)和李娜(化名)一同感叹生活毫无意义,应张英的要求,李娜杀死了张英。更有数据显示,这种源自古代巫术的占卜目前正在校园流行,有报告显示,85%的学生算过命,23%的教师同意“人的命天注定”的说法。“笔仙”、“碟仙”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记者展开了调查。
“笔仙”、“碟仙”让人走火入魔
“笔仙”游戏酿血案
据北京某媒体近日报道,由于沉迷“笔仙”游戏,北京某中专学校两位花季少女张英(化名)和李娜(化名)时常一同感叹生活毫无意义,最后,应张英的要求,李娜竟然杀死了张英。
无独有偶,血案发生不久,北京同仁京苑医院先后接待了两位来访者。前一位由于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郁郁寡欢,并无意间向医生讲述了曾经玩一种叫“笔仙”游戏的经历。当时,这种游戏还没引起医生特别注意。三周后,第二位来访者小叶(化名)坦言已经被“笔仙”控制,无法自拔,希望求得医生帮助。
据记者调查,虽然背景、年龄各异,但两位来访者都不同程度曾受“笔仙”“指点”。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此前并未接触过“笔仙”。是什么“神奇力量”影响着少女?为弄清楚游戏的来龙去脉,张医生决定请一次“笔仙”。
游戏持续了十分钟,小叶害怕出现“请仙”恐慌感,因此这次由张医生主“请”,小叶担当了配合者。“笔仙”究竟怎么玩?为何来访者都深陷其中?
“笔仙”、“碟仙”何以让人走火入魔
通过张医生的描述,记者得知,“笔仙”是一种求仙问事的占卜游戏。玩“笔仙”通常是两人,工具为一只书写流利的笔和一张白纸(据说白纸越大越“灵验”)。
求仙者将白纸两侧分别书写“1、2、3、4、5、6、7、8、9、10”和“唐、宋、元、明、清、近”,另两侧书写“男、女”和“是、否”。在四周有字的框内写上求问内容的备选答案三个。为考察是否灵验,通常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正确答案。
将纸平放后,两人双手指交叉并共执笔,游戏规定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准备开始。
求仙者重复念诵请仙之词“前世,前世,我是你的今生,若要与我续缘,请在纸上画圈”。良久,笔开始神奇移动,求问者开始发问,比如“我能否考上大学”、“我一生谈多少次恋爱”等等,笔会向一个方向划着圈走,发问事项不断重复间,笔会向答案方向逐渐靠拢直至走到其中之一。得到答案后,需要恭敬地念诵咒语送走“笔仙”。
除“笔仙”以外,还有如“碟仙”、“筷仙”、“钱仙”等类似的游戏盛行。记者在一些占卜网站上了解到,请“碟仙”更为讲究。最好选择在比较清净的地方,通常在晚上11:00左右,道具是选一个白色小碟子和一张纸头。
“他们通常半夜点起白蜡烛转笔或碟子,问一些事情能不能实现。”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向记者讲述了他曾目睹的“碟仙”。
郭教授说:“‘碟仙’较讲究的做法是铺一块布,布上画‘阴阳鱼’图案,周围一圈字,一般会写与命运有关的词,比如‘富贵’、‘贫穷’、‘健康’等。将小碟扣放在阴阳鱼图案上,碟底画上一个小箭头。两三个人手指头摁住碟底,站立着围着桌子转,每个人去想‘小碟仙快来’。求仙者认为当碟子‘自动’离开阴阳鱼图案移动到别处时,就说明‘小碟仙’来了。无论问什么,小箭头都会移动到某个事先写好的对应词上。最终,求仙者认为‘碟仙’‘灵验’了”。
“同样,在问完所有问题后,要念咒将碟仙送走,碟子此时会回到原来位置。求仙者认为如果碟子没能回到原位,说明用心不够。”
求仙者认为,只要“笔仙”、“碟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因此很多人对游戏着迷。尤其在校园,对此顶礼膜拜的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请“笔仙”预测一番。记者随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承认都曾玩过此种游戏,有些是在中学里,有些则是在大学期间。他们有的问前程,有的问婚姻,有的则预测吉凶。
他们告诉记者,请“笔仙”除了心诚,还需要气氛铺垫。寂静的深夜,微弱的烛光,虔诚的期待,精神的高度集中,是构成请“笔仙”的最佳环境。
一些看似玄妙的现象至使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感到迷惑。他们坚信笔和碟能自己移动是“神的旨意”。然而,专家的解释揭开了这一个荒谬的骗局。
“笔仙”起源何处
在一些大、中学生中流行的请“笔仙”、“筷仙”、“碟仙”等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现代游戏,而是中国最古老的巫术之一“扶乩”(乩音jī)的变种或简化版。
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涂建华先生告诉记者,“扶乩”最早发端于对传说中紫姑仙的崇拜,而起源时间历史记载说法不一。宋代人洪迈在其《夷坚三志》中认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才逐渐出现,南朝的刘敬叔在其《异苑》中却早有这方面的记载。
扶乩巫术的变化,表现在紫姑故事的变化、请神时间、场所和请神内容的变化诸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曾有过记载。
“扶乩”的最大变化在于文人和道士、巫师操纵以后,已经变成一种占卜游戏。到了近代,已被会道门利用,成为帮会聚合会众和收敛资财的手段。
郭正谊教授介绍,扶乩一般指用一横棍和一支笔,两人手指顶着横棍,下面有一沙盘,笔在沙盘里画出纹路后,主乩人就读“天书”,耙子抚平沙盘后可以再读。
“文革”时期和80年代中期,“请仙”在农村开始流传,有些请观音,有的甚至声称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能请到。这种活动在河南、陕西一带尤为猖獗。
最早“碟仙”只是个人玩,后来流传成巫婆碟仙馆。“请仙”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北方盛行的叫“簸箕仙”。是将簸箕里盛满米,插一根筷子,当筷子提起装米的簸箕时,相信者就认为簸箕仙来了。
破解“笔仙”骗人玄机
玄机一:为何笔会自己动?矛盾的力量同时作用于笔
之所以“笔仙”游戏能蛊惑人心,一切皆因那支能动的笔。当两个人都否认自己有主观操作行为,笔怎么就动了呢?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告诉记者,从物理角度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玩‘笔仙’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而同时求仙者被要求不能让笔掉下来(因有说法掉笔会折寿)。身体时刻被要求放松,同时还承受地心引力。控制身体面积需要维持一定张力,受到指令压力,身体的压强就会加大。当悬腕、无支撑、光滑纸面、尖笔这一切矛盾条件具备,两个人都会互相用力,因此,身体作用下的笔环行运动成为必然。”“碟仙”原理相同,当三个人走动时,手施展的力量不均衡,碟子会有所偏重的移动。
玄机二:为何笔会朝希望的方向挪动?女性更易受心理暗示
在张医生和小叶的演示中,纸上出现一堆乱圈,张医生“请仙”并未成功。难道是心不诚则不灵吗?张医生回答:“某些人会因游戏受到心理暗示。”
“笔仙”会暗示我们什么?这种心理暗示对游戏者产生怎样影响?
张医生接待的来访者中,有因玩“笔仙”引发好奇、不解、恐惧,以至于欲罢不能、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案例。
“起初小叶并不相信所谓的‘笔仙’,出于好奇玩过几次后,发现结果非常准。此后,她遇到什么事都想先问‘笔仙’。结果越不好就越想算,越算越害怕,害怕到不敢出门、不敢上网、不敢打电话的地步。”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认为,如果游戏者是正常人,不排除两种类型的心理暗示。第一种是被赋予了暗示性人格特征的人易受到影响,因为此类人对周围人和事非常关注,不难发现,求仙者以女性居多。女性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受到暗示。第二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人会由于意识范围缩小、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违拗症状。即意识会向相反方面运动,比如身体不让动时,意识上会强烈地想动。为何会执着地认为只要“笔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张医生解释说:“越是为了验证什么,自我暗示作用就会越加强。打个比喻,当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你暗示自己不要撞到障碍物,可你注意力越集中,车就越发不听使唤地往墙根儿走。”原来身体的目标行为是在感官(通常为视觉)引导下大脑发出指令,肢体或躯干完成,日常生活的许多动作因习惯变成了下意识动作,即不需要过多思考。
玄机三:“请仙”效果为何不同?某些求问者处于半催眠状态
古老灵学史盛行于19世纪初的北京、上海等,“请仙”其实是一种中国形式的招魂术,早在五四期间,鲁迅曾斥责过上海一帮玩“笔仙”的人。个人思想追求、价值观等问题都促成相信“请仙”。郭正谊教授指出,那些更为敏感的人即使暗示少,身体也会晃动得更厉害,念咒后,他们会处于半催眠状态。人在似睡非睡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医学上认定催眠可以治病,但在心理学上,催眠会使人进入对自己希望事情的自我迷茫和陶醉中。
“笔仙”、“碟仙”的真面目已经被解开,然而,相信迷信的人数却依然让记者触目惊心。
记者调查
为何九成学生深陷算命陷阱
通过1年的跟踪调查,首个专门研究无神论教育现状的课题公布了一组数据。85%的学生算过命,70%的学生有护身符,40%的学生相信星座决定命运,23%的教师同意“人的命天注定”的说法。
这是北京市科协、北京反邪教协会联合中国无神论学会,前不久对北京10所中学217名学生和5所中小学的206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还显示,53%的学生用烧香拜佛求得心理平衡;近半数学生相信算命结果;当生活中的某一现象解释不清时,选择不做研究的教师人数超过50%;43%的教师对算命结果在意或者有时在意;对于神秘现象问题,近一半教师不感兴趣或漠视。
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哪些外界因素导致现代学生相信迷信呢?调查报告的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目前学生迷信的关键因素是哪些?
负责人:教育、社会、家庭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教师漠视无神论教育
记者:学校是否存在无神论教育缺失问题?
负责人:现在很多教师只抓学习,不太关注思想教育,对此类调查不屑一顾。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的仅占8%,30%以上教师没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过此类教育。教师对某些问题回答“不知道”和“无所谓”,说明有些教师还是对一些问题要么忌讳,要么漠视,要么认识不清。对无神论宣传和教育的自觉程度不高正是学生无神论观念缺失的原因之一。青少年对神秘事物的态度情况复杂,相信的,不信的,不清楚的情况都有,尤其对于以现代科学名义进行的愚昧宣传还不能辨别,对未解之谜等神秘事物感兴趣,却缺乏引导。
媒体迷信信息泛滥家长迷信影响学生世界观
记者:走出校门,学生面临怎样的环境影响呢?
负责人:社会上描述迷信的游戏、书籍泛滥,多种形式的媒体刺激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杨镇一中调查显示,62%的学生没有听到和看到反对迷信、伪科学、邪教的故事和文章,对迷信造成的危害缺乏警惕,有些是完全无知的;某些家长本身相信迷信,也给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加强无神论教育迫在眉睫
记者:调查结果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负责人:神论在教育界仍是一片陌生领地,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教育研究等部门,对于无神论只是知之甚少。在北京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市科协提交此份调查研究报告引起了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学无神论教育与宣传迫在眉睫,并建议将无神论纳入中小学课本。调查课题组下一步还将对大学生无神论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揭开笔仙碟仙惑众真相
北京科技报(2005/08/10 00:00)
近日,因为一场血案的发生,“笔仙”、“碟仙”再度引起轩然大波。据北京某媒体报道,由于沉迷“笔仙”游戏,北京某中专学校两位花季少女张英(化名)和李娜(化名)一同感叹生活毫无意义,应张英的要求,李娜杀死了张英。更有数据显示,这种源自古代巫术的占卜目前正在校园流行,有报告显示,85%的学生算过命,23%的教师同意“人的命天注定”的说法。“笔仙”、“碟仙”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记者展开了调查。
“笔仙”、“碟仙”让人走火入魔
“笔仙”游戏酿血案
据北京某媒体近日报道,由于沉迷“笔仙”游戏,北京某中专学校两位花季少女张英(化名)和李娜(化名)时常一同感叹生活毫无意义,最后,应张英的要求,李娜竟然杀死了张英。
无独有偶,血案发生不久,北京同仁京苑医院先后接待了两位来访者。前一位由于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郁郁寡欢,并无意间向医生讲述了曾经玩一种叫“笔仙”游戏的经历。当时,这种游戏还没引起医生特别注意。三周后,第二位来访者小叶(化名)坦言已经被“笔仙”控制,无法自拔,希望求得医生帮助。
据记者调查,虽然背景、年龄各异,但两位来访者都不同程度曾受“笔仙”“指点”。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此前并未接触过“笔仙”。是什么“神奇力量”影响着少女?为弄清楚游戏的来龙去脉,张医生决定请一次“笔仙”。
游戏持续了十分钟,小叶害怕出现“请仙”恐慌感,因此这次由张医生主“请”,小叶担当了配合者。“笔仙”究竟怎么玩?为何来访者都深陷其中?
“笔仙”、“碟仙”何以让人走火入魔
通过张医生的描述,记者得知,“笔仙”是一种求仙问事的占卜游戏。玩“笔仙”通常是两人,工具为一只书写流利的笔和一张白纸(据说白纸越大越“灵验”)。
求仙者将白纸两侧分别书写“1、2、3、4、5、6、7、8、9、10”和“唐、宋、元、明、清、近”,另两侧书写“男、女”和“是、否”。在四周有字的框内写上求问内容的备选答案三个。为考察是否灵验,通常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正确答案。
将纸平放后,两人双手指交叉并共执笔,游戏规定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准备开始。
求仙者重复念诵请仙之词“前世,前世,我是你的今生,若要与我续缘,请在纸上画圈”。良久,笔开始神奇移动,求问者开始发问,比如“我能否考上大学”、“我一生谈多少次恋爱”等等,笔会向一个方向划着圈走,发问事项不断重复间,笔会向答案方向逐渐靠拢直至走到其中之一。得到答案后,需要恭敬地念诵咒语送走“笔仙”。
除“笔仙”以外,还有如“碟仙”、“筷仙”、“钱仙”等类似的游戏盛行。记者在一些占卜网站上了解到,请“碟仙”更为讲究。最好选择在比较清净的地方,通常在晚上11:00左右,道具是选一个白色小碟子和一张纸头。
“他们通常半夜点起白蜡烛转笔或碟子,问一些事情能不能实现。”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向记者讲述了他曾目睹的“碟仙”。
郭教授说:“‘碟仙’较讲究的做法是铺一块布,布上画‘阴阳鱼’图案,周围一圈字,一般会写与命运有关的词,比如‘富贵’、‘贫穷’、‘健康’等。将小碟扣放在阴阳鱼图案上,碟底画上一个小箭头。两三个人手指头摁住碟底,站立着围着桌子转,每个人去想‘小碟仙快来’。求仙者认为当碟子‘自动’离开阴阳鱼图案移动到别处时,就说明‘小碟仙’来了。无论问什么,小箭头都会移动到某个事先写好的对应词上。最终,求仙者认为‘碟仙’‘灵验’了”。
“同样,在问完所有问题后,要念咒将碟仙送走,碟子此时会回到原来位置。求仙者认为如果碟子没能回到原位,说明用心不够。”
求仙者认为,只要“笔仙”、“碟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因此很多人对游戏着迷。尤其在校园,对此顶礼膜拜的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请“笔仙”预测一番。记者随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承认都曾玩过此种游戏,有些是在中学里,有些则是在大学期间。他们有的问前程,有的问婚姻,有的则预测吉凶。
他们告诉记者,请“笔仙”除了心诚,还需要气氛铺垫。寂静的深夜,微弱的烛光,虔诚的期待,精神的高度集中,是构成请“笔仙”的最佳环境。
一些看似玄妙的现象至使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感到迷惑。他们坚信笔和碟能自己移动是“神的旨意”。然而,专家的解释揭开了这一个荒谬的骗局。
“笔仙”起源何处
在一些大、中学生中流行的请“笔仙”、“筷仙”、“碟仙”等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现代游戏,而是中国最古老的巫术之一“扶乩”(乩音jī)的变种或简化版。
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涂建华先生告诉记者,“扶乩”最早发端于对传说中紫姑仙的崇拜,而起源时间历史记载说法不一。宋代人洪迈在其《夷坚三志》中认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才逐渐出现,南朝的刘敬叔在其《异苑》中却早有这方面的记载。
扶乩巫术的变化,表现在紫姑故事的变化、请神时间、场所和请神内容的变化诸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曾有过记载。
“扶乩”的最大变化在于文人和道士、巫师操纵以后,已经变成一种占卜游戏。到了近代,已被会道门利用,成为帮会聚合会众和收敛资财的手段。
郭正谊教授介绍,扶乩一般指用一横棍和一支笔,两人手指顶着横棍,下面有一沙盘,笔在沙盘里画出纹路后,主乩人就读“天书”,耙子抚平沙盘后可以再读。
“文革”时期和80年代中期,“请仙”在农村开始流传,有些请观音,有的甚至声称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能请到。这种活动在河南、陕西一带尤为猖獗。
最早“碟仙”只是个人玩,后来流传成巫婆碟仙馆。“请仙”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北方盛行的叫“簸箕仙”。是将簸箕里盛满米,插一根筷子,当筷子提起装米的簸箕时,相信者就认为簸箕仙来了。
破解“笔仙”骗人玄机
玄机一:为何笔会自己动?矛盾的力量同时作用于笔
之所以“笔仙”游戏能蛊惑人心,一切皆因那支能动的笔。当两个人都否认自己有主观操作行为,笔怎么就动了呢?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告诉记者,从物理角度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玩‘笔仙’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而同时求仙者被要求不能让笔掉下来(因有说法掉笔会折寿)。身体时刻被要求放松,同时还承受地心引力。控制身体面积需要维持一定张力,受到指令压力,身体的压强就会加大。当悬腕、无支撑、光滑纸面、尖笔这一切矛盾条件具备,两个人都会互相用力,因此,身体作用下的笔环行运动成为必然。”“碟仙”原理相同,当三个人走动时,手施展的力量不均衡,碟子会有所偏重的移动。
玄机二:为何笔会朝希望的方向挪动?女性更易受心理暗示
在张医生和小叶的演示中,纸上出现一堆乱圈,张医生“请仙”并未成功。难道是心不诚则不灵吗?张医生回答:“某些人会因游戏受到心理暗示。”
“笔仙”会暗示我们什么?这种心理暗示对游戏者产生怎样影响?
张医生接待的来访者中,有因玩“笔仙”引发好奇、不解、恐惧,以至于欲罢不能、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案例。
“起初小叶并不相信所谓的‘笔仙’,出于好奇玩过几次后,发现结果非常准。此后,她遇到什么事都想先问‘笔仙’。结果越不好就越想算,越算越害怕,害怕到不敢出门、不敢上网、不敢打电话的地步。”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认为,如果游戏者是正常人,不排除两种类型的心理暗示。第一种是被赋予了暗示性人格特征的人易受到影响,因为此类人对周围人和事非常关注,不难发现,求仙者以女性居多。女性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受到暗示。第二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人会由于意识范围缩小、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违拗症状。即意识会向相反方面运动,比如身体不让动时,意识上会强烈地想动。为何会执着地认为只要“笔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张医生解释说:“越是为了验证什么,自我暗示作用就会越加强。打个比喻,当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你暗示自己不要撞到障碍物,可你注意力越集中,车就越发不听使唤地往墙根儿走。”原来身体的目标行为是在感官(通常为视觉)引导下大脑发出指令,肢体或躯干完成,日常生活的许多动作因习惯变成了下意识动作,即不需要过多思考。
玄机三:“请仙”效果为何不同?某些求问者处于半催眠状态
古老灵学史盛行于19世纪初的北京、上海等,“请仙”其实是一种中国形式的招魂术,早在五四期间,鲁迅曾斥责过上海一帮玩“笔仙”的人。个人思想追求、价值观等问题都促成相信“请仙”。郭正谊教授指出,那些更为敏感的人即使暗示少,身体也会晃动得更厉害,念咒后,他们会处于半催眠状态。人在似睡非睡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医学上认定催眠可以治病,但在心理学上,催眠会使人进入对自己希望事情的自我迷茫和陶醉中。
“笔仙”、“碟仙”的真面目已经被解开,然而,相信迷信的人数却依然让记者触目惊心。
记者调查
为何九成学生深陷算命陷阱
通过1年的跟踪调查,首个专门研究无神论教育现状的课题公布了一组数据。85%的学生算过命,70%的学生有护身符,40%的学生相信星座决定命运,23%的教师同意“人的命天注定”的说法。
这是北京市科协、北京反邪教协会联合中国无神论学会,前不久对北京10所中学217名学生和5所中小学的206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还显示,53%的学生用烧香拜佛求得心理平衡;近半数学生相信算命结果;当生活中的某一现象解释不清时,选择不做研究的教师人数超过50%;43%的教师对算命结果在意或者有时在意;对于神秘现象问题,近一半教师不感兴趣或漠视。
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哪些外界因素导致现代学生相信迷信呢?调查报告的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目前学生迷信的关键因素是哪些?
负责人:教育、社会、家庭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教师漠视无神论教育
记者:学校是否存在无神论教育缺失问题?
负责人:现在很多教师只抓学习,不太关注思想教育,对此类调查不屑一顾。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的仅占8%,30%以上教师没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过此类教育。教师对某些问题回答“不知道”和“无所谓”,说明有些教师还是对一些问题要么忌讳,要么漠视,要么认识不清。对无神论宣传和教育的自觉程度不高正是学生无神论观念缺失的原因之一。青少年对神秘事物的态度情况复杂,相信的,不信的,不清楚的情况都有,尤其对于以现代科学名义进行的愚昧宣传还不能辨别,对未解之谜等神秘事物感兴趣,却缺乏引导。
媒体迷信信息泛滥家长迷信影响学生世界观
记者:走出校门,学生面临怎样的环境影响呢?
负责人:社会上描述迷信的游戏、书籍泛滥,多种形式的媒体刺激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杨镇一中调查显示,62%的学生没有听到和看到反对迷信、伪科学、邪教的故事和文章,对迷信造成的危害缺乏警惕,有些是完全无知的;某些家长本身相信迷信,也给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加强无神论教育迫在眉睫
记者:调查结果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负责人:神论在教育界仍是一片陌生领地,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教育研究等部门,对于无神论只是知之甚少。在北京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市科协提交此份调查研究报告引起了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学无神论教育与宣传迫在眉睫,并建议将无神论纳入中小学课本。调查课题组下一步还将对大学生无神论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揭开笔仙碟仙惑众真相
北京科技报(2005/08/10 00:00)
近日,因为一场血案的发生,“笔仙”、“碟仙”再度引起轩然大波。据北京某媒体报道,由于沉迷“笔仙”游戏,北京某中专学校两位花季少女张英(化名)和李娜(化名)一同感叹生活毫无意义,应张英的要求,李娜杀死了张英。更有数据显示,这种源自古代巫术的占卜目前正在校园流行,有报告显示,85%的学生算过命,23%的教师同意“人的命天注定”的说法。“笔仙”、“碟仙”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记者展开了调查。
“笔仙”、“碟仙”让人走火入魔
“笔仙”游戏酿血案
据北京某媒体近日报道,由于沉迷“笔仙”游戏,北京某中专学校两位花季少女张英(化名)和李娜(化名)时常一同感叹生活毫无意义,最后,应张英的要求,李娜竟然杀死了张英。
无独有偶,血案发生不久,北京同仁京苑医院先后接待了两位来访者。前一位由于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郁郁寡欢,并无意间向医生讲述了曾经玩一种叫“笔仙”游戏的经历。当时,这种游戏还没引起医生特别注意。三周后,第二位来访者小叶(化名)坦言已经被“笔仙”控制,无法自拔,希望求得医生帮助。
据记者调查,虽然背景、年龄各异,但两位来访者都不同程度曾受“笔仙”“指点”。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此前并未接触过“笔仙”。是什么“神奇力量”影响着少女?为弄清楚游戏的来龙去脉,张医生决定请一次“笔仙”。
游戏持续了十分钟,小叶害怕出现“请仙”恐慌感,因此这次由张医生主“请”,小叶担当了配合者。“笔仙”究竟怎么玩?为何来访者都深陷其中?
“笔仙”、“碟仙”何以让人走火入魔
通过张医生的描述,记者得知,“笔仙”是一种求仙问事的占卜游戏。玩“笔仙”通常是两人,工具为一只书写流利的笔和一张白纸(据说白纸越大越“灵验”)。
求仙者将白纸两侧分别书写“1、2、3、4、5、6、7、8、9、10”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经常喜欢贪些小便宜,比如说在跟卖菜的大叔讨价还价之后让他再送两根葱就觉得很赚,又或者在结账时被人抹去了个零头也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但是有一种人的便宜却很少有人敢占,甚至还会巴不得他们跟自己要钱。这些人就是算命先生。
说到算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迷信,达观的人都认为人的命运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根本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去预知未来;而对于一些对人生丧失了希望的人来说,如果能够从算命先生那里听到一些好话,便很有可能会对这个人的一生作出重大的影响。因此算命一事在失落的人看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激发人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

而对于算命先生来说酬劳高低从来都是随缘,如果自己算的足够出彩令客人相信,那么多给些银两也无妨;如果觉得自己算的不准谬误百出,那就当个笑话听听也就算了。不过也有一些算命先生会主动跟人索要酬劳,而且他们这番索要还往往有个说法。比如说算命先生认定了你是个有钱人,而且看起来你对算命先生所说之事非常满意,那么机灵的算命先生就会看准时机向你多讨些银子,并表示说这是自己难得碰见一回贵人,想要多沾沾运气。对于听到这话的有钱人来说往往不会吝啬这点儿钱。

而如果算命先生不肯收你的钱在算命的行当里也有一个说法,一般来说如果算命先生拒绝收钱则很可能是因为客人今后的命途不济,将会落魄到一定程度,因此这点儿拒收的算命钱就权当算命先生做善事了。很多了解这个规矩的人都生怕算命先生不收钱,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付给算命先生的钱也就相当于花钱给自己买了一个美好的祝愿。
但是虽然算命行当有这么个规矩,但随着各色人等都往算命先生这行钻,规矩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坏。现在几乎没有算命先生会拒绝收钱,甚至连随缘付钱的规矩也没了,直接明码标价一次几十到数百不等,像这样的算命先生基本上就明摆着是为了骗钱。

不过说到底人们选择算命也只是为了求一个心态上的安宁,人不应该心里头没有一点敬畏,那样很容易自大到葬送自己。为了心中的敬畏花一些小钱买个安心也就足够,千万不要迷信算命先生的话把身家全部砸进去
昨天在虎扑看了个关于道教佛教的帖子,今天翻出早看过的一篇文章给众jr讨论,这个问题不妨我们从《西游记》来看,玉帝代表道教,如来代表佛教。
看了一下网上对这个话题也是众说纷芸,大多有两种说法,第一说玉帝权利大,如来本事大;第二说这种问题类似于关公战秦琼,是个无厘头的话题。
大多这种神话的依据来源于《西游记》或《封神榜》,这两本书谁是正宗不好说,我就依据《西游记》探讨下这个问题。
玉帝和如来谁大并不是像关公战秦琼那样没有可比性的,两个人见过面喝过茶,看过美女赏过花,怎么会没有可比性呢。
我们可以先讲下玉帝、如来和太上老君这三方的势力,来分析当时的环境。
太上老君是开天辟地的始祖,《西游记》中年纪最大的应该就是他了。也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道教是当时九天十地四大洲尊崇的第一大教,他并不是玉帝的臣子,他和玉帝的关系应该类似于欧洲中世纪教皇与国王的关系。玉帝住在九天之上的灵霄宝殿,他住在三十三重天外,应该说他的地位比玉帝要高,大家注意把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分开,我小时候经常搞混,以为太上老君只是玉帝的一个臣子。太上老君的本事如何不可知,但是他有很多法宝,排第一的是芭蕉扇,第二是金刚圈。芭蕉扇大家都知道,重点讲下金刚圈,金刚圈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就是青牛精用得那个,套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和天庭诸将武器的,也就是说金刚圈在手,打遍天庭无敌手,太上老君说自己过函谷关的时候全靠这个金刚圈“化胡成佛”的,青牛精说这个世上只有一样东西能制服他,没错,就是芭蕉扇。他的火炉也炼出过很多厉害的武器,比如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猪八戒的九尺钉耙,都是出自他的火炉。他还会炼丹,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百毒不侵。总而言之,太上老君绝对是个全能型的超级人物。
如来是佛教的教主,住在西牛贺洲,他的本事中国人都知道,不多说。佛教在他手中兴盛到了极点,光成佛的就有三千,菩萨使者揭谛伽蓝就更是不计其数,但如来远远不满足,他的野心是与道教抗礼,超越道教,甚至代替道教主宰天下。关于如来,讲一段他的往事:天地初来,有一灵物是凤凰,凤凰生有二物,一个是孔雀,一个是大鹏。如来在一座山上将要修成金身之时,遇上最后一劫,被孔雀吃下肚子,如来在孔雀肚子中修成了金身,破开孔雀的肚子成佛。事后要杀孔雀时被诸佛拦住,最后尊孔雀为母。这是在《西游记》中如来自己口述的。你看他要杀孔雀时哪有一点慈悲为怀的样子,要不是诸佛拦着,如来一成佛就杀生了。
玉帝是诸神之首,九天十地四大洲的管理者,是天地至尊,有七十二亿余岁,修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才有天地之尊。据我看,玉帝精通帝王之道,深藏不露,孙悟空的一系列动作都在他算计之内,可以说,孙悟空大闹天宫,请如来护驾,西天取经,佛教扩大势力都是玉帝一手精心策划的。我们都知道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皇帝绝不会让天下的一股势力独自壮大,他势必会扶持另一股势力或多股势力与之对抗。而佛教就是玉帝扶持起来对抗道教的。
孙悟空虽然只是以上*河蟹*中间的小人物,是他们对抗中浮在水面上的小人物,但好歹是《西游记》的主角,不得不讲,我们也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这场惊心动魄,不见硝烟的战争。孙悟空出生就没爹没娘,拼着生命危险坐上猴王的位置没潇洒两天就雄心壮志地去寻求长生之道了,踏万里浪,走千里路,终于找到世外高人,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出师后大闹龙宫,勾销生死薄倒也惊天地,泣鬼神。后被招安做了弼马温,嫌官小反下界自封“齐天大圣”,后又被招安,承认其“齐天大圣”的封号。给他在蟠桃园边修了座齐天大圣府,后来又派他管桃园。他又不安分偷吃蟠桃,偷喝御酒,偷吃了几颗太上老君的丹药,随后就是所谓的“闹天宫”,我实在不愿意说是大闹,孙悟空在凌霄宝殿门口被三十六雷将围住,三十六员雷将不能近身,然后玉帝说:“请如来护驾。”如来过来,啪,一耳光就囚禁了他五百年。连凌霄宝殿的门都没进,很多电视电影是玉帝躲在桌子下伸长脖子大叫:“请如来佛祖速来救驾。”都是自己改编的,实际情况应该是玉帝冷冷地看着门口的打斗,望望旁边跃跃欲上的神将,冷笑一声:“请如来护驾。”
然后详尽说下这次事件,正史上称“安天大会”,野史上称“大闹天宫”。
事情应该从孙悟空第一次被招安开始说起,玉帝给他安排的职位是“弼马温”,也就是马房总管,玉帝已经很给面子了,孙悟空资历,功劳什么都没有,闯了那么大的祸,玉帝不杀他都很好了。刚好也只有这一个空位。孙悟空高高兴兴地去上任,过几天又嫌自己的官职太小,反下界继续当猴王。这个时候我想玉帝就已经在考虑着扶持佛教对抗道教了,正好有孙悟空可以试试如来,是否能为自己所用。于是装模作样的派人打了几次,随后第二次招安,封了齐天大圣,在蟠桃园边修起一座齐天大圣府,把一只猴子安排住在桃子园旁边,这样的安排你是不是能发现什么,好,就算玉帝的意思还不够明白,孙悟空天天东逛逛,西走走,倒也清闲,没出什么事。玉帝生怕不出事的又做了一个惊天地的安排,派孙悟空去看管蟠桃园!让只猴子去看管桃园,要是你还看不出玉帝是什么意思,那我也无话可说,你不要看下去了。然后孙悟空就偷吃蟠桃,偷喝御酒,偷吃丹药,二郎神擒拿孙悟空,火炉里炼出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然后孙悟空一路打到凌霄宝殿,门口有一大将对孙悟空说:“泼猴休想从我这过去一步。”然后率领三十六员雷将围住了孙悟空。玉帝说:“请如来护驾。”注意“护驾”二字,什么意思大家看过古装片的都懂。其实我一直想,玉帝有那么多人能擒住孙悟空都不用,或许就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如来的,看看如来的本事,顺便试试如来,真是高明,让我叹服不已。如来过来了,对孙悟空说,你闹什么闹呀?孙悟空说,我要当玉帝,凭啥总是他当。如来说,他度过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又啥本事,还想取代他。(潜台词:呀的,老子都不敢想取代他,你小子算什么)孙悟空说,我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是晕死,孙悟空还真不是一般的幼稚,这么点本事也敢拿出来在如来面前现,还出口就把自己的绝招都说了,难怪如来能一招制敌。如来说,我们打个赌好不好,要是能跳出我的手掌,我就让你做玉帝,要是跳不出去你就老老实实的回家种田去。很多人认为如来比玉帝大就是因为这句话,认为如来能随意更换玉帝的人选,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他就是个骗子,还不打草稿。孙悟空肯定高兴坏了,自己能不能逃脱都是个问题,要是赢了,自己不一定能做玉帝,但输了,他也能放我走。于是问,你说话算不算数?如来说,哥是佛教至尊,还能骗你吗。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如来把孙悟空当猴子耍了。事成之后,如来并没有觉得什么,转身就走,这是天蓬出来笑着说,如来慢走,玉帝驾到了。玉帝来到如来面前说,多亏了你的大法收服了妖精,希望如来停留一天,请诸神办桌酒席感谢。(原文:)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到:“老僧承大天尊宣命而来,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看到这句话,有种很熟悉的感觉有木有?外出征战的将领得胜回朝,皇帝说,多亏将军厉害啊,打赢了敌军,辛苦啦,我要犒赏将军和三军。将军说,托陛下洪福,和军士拼命杀敌,我何功之有。你还敢说如来比玉帝大?
后来的取经路上,取经团队每每有危险,玉帝都会派人相助。而道教虽然没有公开阻拦,却派了青牛精拿着太上老君的金刚圈拦路,如来用了十八座金山才买过了那一关。
道教和佛教哪个厉害,现在众jr有数了吗?
关于道士算命口诀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